大洋網訊 廣州市荔灣區東沙街道生態環境保護中隊副中隊長韓遠淳一早來到核酸采樣點現場,督促現場負責方落實好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消毒、貯存要求。韓遠淳說:“雖然我不在醫療戰線,但作為基層環保人,一定要守住醫療廢物處置這道疫情防控安全線,共同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
在這場守護家園、共同戰疫的硬仗中,廣州生態環境鐵軍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做好基層涉疫廢物收運處置工作,確保涉疫廢物及時、規范、安全處置,筑牢疫情防線。今年1-9月,全市共安全處置涉疫廢物34134噸,其中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25418噸,集中隔離場所(含高風險人員集中居住區,下同)產生的醫療垃圾8716噸,無害化處置率100%,未發生涉疫廢物污染環境情況。
成立涉疫廢物收運處置管理工作專班
為統籌全市涉疫廢物收運處置工作,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時間抽調局機關和各分局精兵強將,成立涉疫廢物收運處置管理工作專班,下設綜合組、駐點組、督導組、協調保障組,每日調度各區涉疫廢物產生、收運、處置數據,確保做到收運及時、有序,處置規范、高效。
今年5月21日廣州本土疫情發生前后,隨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核酸采樣點、疫苗接種點等場所增加,廣州涉疫廢物點位數量激增。僅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垃圾來說,“5·21”疫情期間不但產生量翻了一倍,而且收運點位數量劇增,導致一度出現運力緊張情況。針對涉疫廢物面臨的收運處置困難,市政府統一部署,及時啟動涉疫廢物應急處置措施,確保終端處置能力充足。
創新涉疫廢物收運處置“廣州模式”
廣州創新收運處置模式,暢通涉疫醫療垃圾收運“最后一公里”。生態環境部門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匯總梳理形成涉疫廢物收運處置的“廣州模式”,即:分類收處(結合實際明確各類場所廢物收運處置要求)+國企民企共同承擔(調集國企、社會機構共同參與收運處置)+黨委政府兜底保障(黨委、政府發揮托底作用),不斷完善“平戰結合”的涉疫廢物應急處置機制,為全市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此外,生態環境部門安排專人每天巡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
新冠醫療廢物24小時內收運、處置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和省的相關指引,集中隔離場所產生的廢物稱為“醫療垃圾”。廣州市集中隔離場所產生廢物的收運處置模式,是在依據上級相關規定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實際設定的,將其分為新冠醫療廢物(指確診陽性病例產生的所有垃圾)和醫療垃圾兩類,新冠醫療廢物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有限公司在24小時內收運和處置;醫療垃圾則由廣州環投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收運,按區域送對應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置。通過對集中隔離場所涉疫廢物分類分區收運,確保從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全流程的有序推進。
對于大規模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廣州啟動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措施。臨時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按要求包裝消毒后,由城管部門收運,送至相應的生活垃圾焚燒廠處置。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時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作為普通醫療廢物管理,由組織開展相關活動的屬地街道收集至其指定的貯存點專區,按照市政府批準的應急處置措施,由屬地城市管理部門組織收運,送至生活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置。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環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駱昌威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