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在海珠區南豐朗豪酒店東廣場采樣點,工作人員為參展參會人員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大洋網訊 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于10月15日至10月19日首次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本屆廣交會的重中之重。在商務部、國家衛健委和省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廣州市堅持“人、物、館”同防,多措并舉,為廣交會制定了“1+8+16+23”疫情防控方案體系,迄今為止已進行多輪演練。
據悉,今年廣交會醫療保障工作出現多個“首次”“新增”做法,醫療保障力量全面擴充??萍际侄蔚膽米尫酪吖ぷ鞲鼑烂艿耐瑫r,也更為人性化。
“1+8+16+23”
疫情防控方案
即1個防控總體方案;8種不同情形的應急預案,涵蓋了不同場景下,現場處置、人員追蹤、核酸篩查等快速應急處置措施和流程;16個專業技術指引,涵蓋人員健康管理、核酸檢測、場館消毒清潔等方面;另外還有23個部門、單位的專項防控工作方案。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商務部的指導意見,廣交會防控總體方案和相關預案、指引不斷修訂完善,最終形成了本屆廣交會“1+8+16+23”疫情防控方案體系。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處處長曾光連續多年參與廣州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在他的辦公桌上,打印出的廣交會疫情防控體系方案、任務清單和工作推進表等壘在一起,足足有20多厘米厚?!氨緦脧V交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首次線上線下同時舉辦,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彼f,“這么多工作方案,不是定下來、印發下去就行了,還要完整地把它們消化落地、對照落實,要舉行演練、培訓選派人員……這些都需要整個專班去籌劃好?!?/p>
據介紹,除了在中博會上對這一套疫情防控方案體系進行過“實戰檢驗”外,9月27日以來,相關部門在廣交會展館開展了三次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應急演練,9月29日、10月7日商務部會同省市相關部門開展了兩次全流程演練。在廣交會開幕之前,還將進行兩三輪的反復演練、查漏補缺,以確保防控方案體系及各項措施、預案科學有效,對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能夠高效精準處置。
場館防疫細節反復推敲
據了解,以往廣交會線下舉行3期21天,現在線下壓縮到5天時間,會期、人員高度集中;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尚未完全控制,近期在國內個別地區也出現本土疫情,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壓力,從7月份正式啟動工作以來,醫療衛生防疫組加班加點甚至通宵工作已是常事。
目前,廣交會準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每天都有專業人員在場館對環境進行采樣監測,展會期間,醫療、疾控、衛監將聯合進駐場館保障疫情防控。“‘國境、城市、住地、場館’四道防線,場館是最后一道,尤其不能出問題?!痹獗硎?,為了確保場館內的疫情防控方案科學有效,兩個多月來,我們組織專家不斷分析研討,并多次請國家和省有關部門予以指導,包括如何科學開展人員和環境核酸檢測、合理布局醫療保障點、場館突發疫情應對處置等細節,都是經過反復討論、推敲后才最終定下。
科技防疫:“證碼合一、無感通過”
按照分級分類管理原則,本屆廣交會科學設置了不同活動、不同人員的參展參會條件,嚴格落實核酸檢測、健康監測、集中居住、閉環管理等防控措施。廣交會參展參會人員可以持參展證件到五類核酸檢測點進行采樣檢測。參展參會人員需要在“穗康碼”小程序上的“廣交會專區”填報健康承諾書、上傳疫苗接種記錄,并且在參會前14天開始每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申報。
在核酸檢測方面,要求廣東省外參展參會人員在入粵前48小時內在當地完成1次核酸檢測,入粵后當天再完成1次核酸檢測;省內參展參會人員,則須在參會前完成3天2檢;所有人員每次入展館時要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據了解,廣交會開始前和展會期間,廣州市在參展參會人員集中居住酒店、廣交會場館內及周邊,以及越秀、海珠、天河、番禺等區都設置了核酸檢測點。
“證碼合一、無感通過”是本屆廣交會防疫技術的一大亮點:參展參會人員“粵康碼”“穗康碼”上的核酸檢測結果、疫苗接種記錄、自我健康監測結果等信息,會與其佩戴的廣交會參展證件數據連通。入場時只需戴著證件,進入場館的時候門內感應芯片直接比對數據,就可以做到后臺查驗、無感通過,用科技手段助力廣交會的疫情防控工作。
社會面防控提檔升級
而在社會面防控工作上,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26、27號通告,為廣交會疫情防控啟動了提檔升級措施,包括強化入境人員管理,強化來(返)穗人員管控,提高酒店、公寓防控標準,嚴守機場境外疫情輸入關口,加強封閉半封閉場所防控,強化公共交通管理,控制展館內人流數量,并且對從10月8日至10月20日所有省外來(返)穗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及查驗措施。目前,衛生監督執法隊伍每天都在對全市范圍重點場所、單位進行衛生監督檢查,琶洲區域內的公共場所、小診所更是重點監督檢查范圍。
同時,對于國內外疫情的最新形勢,廣州的疾控部門正在持續密切關注,從9月起至今每周開展兩次疫情風險動態評估,對國內外疫情最新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廣交會舉辦期間更會每天進行風險評估。一旦境內外疫情防控發生新的變化,立即開展專題風險評估,形成風險分級預警機制,根據疫情最新形勢,及時提出調整、升級各項防控措施的建議。
第130屆廣交會疫情防控措施
廣交會駐點醫療保障力量進行了全面擴充,醫護共來自市內的21家醫院;
現場駐點醫療隊、臨時隔離點和重點接待酒店駐點醫療隊、院前急救一線增援醫院和后送醫院、網格輔助醫療志愿者組成“固定+移動+增援”的醫療保障模式;
首次在廣交會琶洲展館內設置12個醫療站,數量達到往年的4倍,布點更嚴格更細致,7家醫療機構的45名隊員、7輛救護車(包括3輛負壓救護車)現場待命;
設有機動醫療隊和外線增援隊伍;
場館內新設醫療志愿者崗位,負責在每個展區網格協助醫療急救和防疫工作巡察;
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今年還將首次派出1組指揮調度人員和1輛衛星通信指揮車進駐現場,靠前調度指揮;
除了場館以外,所有廣交會接待酒店也都有市、區兩級衛監部門會同疾控部門采取高頻次監督檢查,督促落實防控措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伍仞 通訊員 穗衛健宣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