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體檢送廣州社區長者!街坊說:這樣的事情,可以再多些

2021-10-10 12:18:34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多種癌癥篩查、血糖血壓檢測、精神心理咨詢、糖尿病足/壓瘡等難愈性傷口檢查及治療援助、用藥指導、頸動脈斑塊超聲測量……剛過去的九月,在廣州市荔灣區金花直街,十多個義診攤位一字排開,來自多個醫療機構,在各自領域深耕多年的專業醫師趕早而來,穿上白大褂,搖身一變成了義診志愿者。

自今年8月起,“仁醫惠民·愛在羊城”廣州市困難群眾健康關愛行動正式啟動,各民營、公辦醫療機構便紛紛行動起來,醫師志愿者調用自己的時間走進社區第一線,為困難長者送去健康體檢。每一次,剛到社區,另一旁,長者們已經排起長隊來。

64歲的程伯,也參與到了金花街義診活動中。

對他而言,這種免費的公益體檢為自己檢查健康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僅能檢查平日里的小毛小病,還能篩查重大疾病,醫護人員的耐心和專業也讓自己感到體檢得安心、放心。而在這場行動中,獲益的還包括了醫療行業。“大家已經喜歡上了這一公益品牌,從過去協會推動,變成了現在的參與機構主動催著做。”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秘書長許秋霞告訴記者,“這恰恰是我們所期待看見的。”

五年:普及健康體檢,健康管理送上門

早在2016年,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便發起了“仁醫惠民·愛在羊城”廣州市農村特困老人健康關愛行動,籌措資源,四處游說,帶動了一家又一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從2017年至2020年,已累計組織近百場集中體檢、數十次醫護上門,覆蓋廣州市逾4400名農村特困長者、近2000名城鎮特困長者,募集近千萬元的醫療資源。

在特困老人健康關愛行動的推動下,各社區基層醫療機構也逐步開始重視特困老人健康檢查,每年定期不定期地為特困老人等困難群眾提供常規的體檢服務。“這時,我們也在調整項目的具體內容。”許秋霞分享道,此后,該項目重點為特困老人們提供一般醫療機構無法滿足的體檢項目,延續14種癌癥早篩項目,而且覆蓋范圍更廣。

而在2021年,“仁醫惠民·愛在羊城”以荔灣區、海珠區為起點,為廣州市低保低收入困難群體提供多項公益醫療健康服務、幫扶實現部分困難人群醫療健康“微心愿”的同時,結合“學黨史 暖民心”“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員志愿服務實踐活動,開展老年人健康評估、送醫送藥送器械送志愿服務等公益醫療健康進社區公益活動,通過發揮自身優勢解決基層群眾在醫療健康最后一公里接駁問題,助力提升社區居民健康素養以及獲得感、幸福感。

社區:需要更多公益資源對接基層需求

“做完健康體檢,我還要去隔壁做志愿者,所以一早趕來了。”

說這話時,64歲,沒多久前退休的程伯正排隊抽血。在他看來,志愿者提供義診,機會難得,“我們不僅能檢查平日里的小毛小病,還能篩查重大疾病,醫護人員也是耐心解答,讓我們感到安心和放心,很多時候,有些小病小痛,我們也的確需要一些科普和指導,避免小病養成大患,很多老人家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我們從基層工作人員那里聽說有活動后,立馬就報名,這樣的愛心活動,可以再多些。”

和在場的許多老街坊一樣,程伯是一名社區困難戶,配偶身體狀況一般,前幾年突發中風后,更是需長期治療,無法工作,偏偏女兒在讀本科二年級,也是燒錢的時候,卻每月僅靠退休金和志愿者收入維持日常生活。值得關注的是,社會多方正形成一股合力,為他們兜底。一方面,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幫助其家庭申請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公共租賃住房和困難家庭大學生學費補貼等,邀請程伯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類似義診的愛心行動近年來越來越下沉社區,活動不少。

“目前,社會的愛心資源讓社區困難群眾的生活更豐富,也帶來了關愛,但這個并非公益的終點。”社區工作者向記者表示,接下來,他們期待可以和更多社會力量有效反映社區痛點和需求,結合社會垂直領域的愛心資源,進一步回應教育、就業、健康等困難群眾急難愁盼的需求。

協會:行業需要形成向善的自覺性

值得關注的是,社會力量在進一步回應社會需求前,必須形成向善的慣性。

行業協會帶動商業向善,需要時間積累和沉淀,更需要一個品牌項目打底子。在許秋霞看來,“仁醫惠民·愛在羊城”就是這么一個基礎,“在我們看來,每一個民營醫療企業都可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結合自身的公益屬性,給困境群體發光發熱,同時也彰顯了企業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鼓勵引導社會力量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社會救助、社區治理等工作,推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方面救助資源有機銜接的良好局面,織密筑牢保障廣州困難群眾基本醫療權益的安全網。而“仁醫惠民·愛在羊城”關愛行動充分體現了“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的合力效應,獲得各界一致肯定和好評。

“我們每一年都會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撬動更多企業參與其中。”許秋霞回憶道,該項目每年都在不斷調整中,并力爭為特困老人帶來更多支持。早在2019年,該項目根據前兩年實施經驗,調整了項目檢查層次,新增泰萊生物的多癌種早篩檢測項目;2020年,多癌種早篩檢測項目繼續涵蓋14大高發病、高致死率的惡性腫瘤,該檢測項目的市場價值為3600元/人;而在2021年,更有民營醫療機構“找上門來”,主動報名做公益。

2021年,該項目被列入廣州市社會組織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七個專項行動之一。近十家醫療行業機構為困難群眾開展包括多種癌癥篩查、老年人健康評估、康復護理惠民政策咨詢及申報、血糖血壓檢測、精神心理咨詢、糖尿病足/壓瘡等難愈性傷口檢查及治療援助、用藥指導、頸動脈斑塊超聲測量、中醫特色治療、呼吸健康(肺癌、慢阻肺)免費篩查、健康科普、健康宣教等多項公益醫療健康服務。

“過去,是我們推著企業做這件事,今年最大的不同,是企業主動要求繼續開展公益行動,而參與規模比起往年有增無減。”許秋霞分享道,“從這一點來看,這一公益項目基本實現了撬動行業參與公益積極性的目標,這也是作為行業協會,我們最希望看到的一點。”她透露,“我們希望鏈接更多的社會力量,理解并投身公益,同時,實現醫藥、醫療、公共衛生、社會公益等多元化健康產業鏈條發展,打造更豐富的便民利民服務平臺,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