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3000余只個股當日飄紅 集體走高

2021-10-11 16:23:35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國慶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迎來“開門紅”,3000余只個股當日飄紅。行業方面,此前長期低位盤整的保險板塊表現也較為突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當日收盤,申萬二級保險行業指數上漲7.3%,僅次于種植業,位列104個二級行業的第二名。板塊內個股也集體走高,中國太保、中國平安漲幅逾7%,中國人壽、新華保險漲幅逾5%。

消息面上,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9月29日,摩根大通增持中國平安約6290.2萬股,每股作價54.6074港元,總耗資約為34.35億港元。此次增持后,其在中國平安的最新持股比例由10.79%上升至11.64%。在指數中所占權重較大的中國平安10月8日收漲7.73%,市場情緒的提振也帶動了保險板塊的集體走高。

不過,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保險板塊整體表現低迷。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申萬二級保險行業指數的年內跌幅已達36.53%,跌幅為104個二級行業之首,板塊內不少個股的年內跌幅超過或接近20%。究其原因,機構指出,行業負債端因保費收入承壓,資產端則因長端利率下行拖累凈投資收益率,市場表現也是對行業基本面悲觀預期的反映。

8月保費數據顯示,保險行業負債端承壓態勢依然延續。中國銀河證券研報顯示,1-8月,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33024.49億元,同比下降0.67%,降幅相較前7月擴大0.34個百分點。單月數據來看,壽險保費、產險保費、健康險保費、意外險保費增速環比均有所回落。8月單月,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3060.07億元,同比下降3.91%,降幅環比擴大3.57個百分點。

國盛證券指出,疫情反復對居民消費水平有一定制約、普惠型保險擠出同質化產品、代理人隊伍持續脫落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行業保費收入承壓,同時持續的新單負增長使得續期保費同樣承壓。

信達證券也表示,上市險企負債端無明顯改善,源于有效人力增長不及預期,但部分險企代理人均產能增速高于人力下降速度,財險意健險表現優于壽險,意味著醫療險規模在未來有望享受高增等亮點逐漸顯現。在其看來,當前代理人質量與居民的保險需求不匹配是主要矛盾,未來發展空間或在商業養老險和“增員獲客”向“存量經營”轉變。

展望后市,國盛證券指出,四季度預計各家險企開門紅將仍有壓力,一方面因為今年整體業績達成度較低,同時監管持續引導全年業務平穩過渡;另一方面去年各家開門紅基數整體較高,而今年人力數量脫落明顯。展望明年,關注兩個潛在拐點機會,其一為2、3月,能否在今年重疾炒停以及險種結構均衡的基礎上實現新單的轉正;其二為6、7月,代理人基數缺口影響減弱的情況下各險企有望取得新單的普遍正增長。

華鑫證券則指出,從數據上看,保險板塊的估值處于歷史絕對底部區間;從配置風格上講,四季度低估值板塊或將更受青睞,非銀板塊有望改變年初至今的頹勢,形成修復性行情。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