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廣州番禺沙灣北村,面積2.42平方公里,曾獲評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衛生村、廣州市美麗鄉村、廣州市“文明示范村”、廣州市衛生村、廣州粵菜師傅名村等榮譽稱號。
如今,這座文化古村正融入全域旅游格局,深入挖掘村史文化,利用廣東音樂、飄色、磚雕、魚燈和特色美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項目,致力于文旅融合發展。
一座嶺南建筑裝飾藝術“博物館”
沙灣北村,800余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廣東音樂何博眾、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何炳林等名人輩出,《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名曲均出自于此,沙灣飄色《賽龍奪錦》、大型魚燈組《童心海洋夢》、磚雕《六國大封相》曾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成為廣府民間文化的杰出代表。
古街巷均采用花崗巖石板鋪砌而成,蠔殼墻、鑊耳屋以及木雕、磚雕、石雕、灰塑等明、清、民國時期嶺南建筑裝飾藝術隨處可見。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留耕堂),市級文保8處,區級文保1處,其它古祠堂、特色民居約200處。
文明幸福干凈整潔,古村煥新顏
沙灣北村注重以人為本,大力開展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開展農村設施“七化工程”,實現了村內道路100%硬底化、農村路燈光量化、村內供水普及化、生活排污和垃圾分類規范化、衛生死角整潔化、通訊影視“光網”化。村內共有各類旅游標識標牌86塊,設有游客中心1處、停車場6處(車位650個)、旅游公廁5座,其中3A級旅游廁所2座,并設有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母嬰室及家庭衛生間等。村內構建起“20分鐘服務圈”,已建成1個文化室、3個文體廣場和1個村史展覽館等文化旅游服務設施,主客共享沙灣北村文化旅游資源。
沙灣北村將人居環境整治寫入村規民約,全面推進垃圾分類,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配置了專門的環衛保潔員。先后投入近500萬元,完成官巷里、西安里、大夫第街等街巷的水管改造、三線下地、明渠改暗渠及麻石路面修復,整治北屏路周邊環境,鋪設瀝青路面,修復人行道和兩旁綠化,村內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污水收集率達90%以上,全村綠化覆蓋率達65%。
把歷史活化利用,邁進文旅融合發展
編制《沙灣北村村莊規劃修編》和《沙灣北村村容村貌專項規劃》等,成立沙灣古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沙灣古鎮管理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9個工作組,負責統籌沙灣古鎮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工作。
目前,重點打造了以沙灣北村為核心區域的沙灣古鎮旅游景區(4A級),景區內已建成了沙灣民俗文化博覽館、廣東音樂館、何世良藝術館等10多個主題展館,充分展示了沙灣獨特的民俗風情、宗祠文化以及重要人物事跡。
借助三月三北帝誕、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慶,舉辦民俗文化節、魚燈文化節、嶺南中式婚俗文化節、美食節、動漫季、開筆禮、非遺研學、科普游等眾多主題旅游,近三年來吸引了558萬游客,努力實現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活化利用歷史建筑,引進40多家文化藝術類商家,打造“文藝古鎮”,并開發了網紅銅錢磚雕窗花雪糕、水牛奶傳統小食禮盒、飄色擺件、明信片、滿洲窗書簽、帆布袋等特色文創產品。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沙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沙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