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現場稅收服務驛站。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 攝
大洋網訊 “在廣州,我們越努力越幸運。”參加過31屆“廣交會”的“老廣交”、廣州新萊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第一次參加廣交會之后,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在籌備上市。
新萊福的高速發展,得益于各職能部門提高專業度、精簡流程、提高效率、全心服務于企業,“廣州提供了這么好的加速跑道,我們沒理由不沖刺。”新萊福外貿經理來月忠稱。
2006年,新萊福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時候還是“廣交會小白”,展廳布置相對簡單,但是效果出乎意料。這一場廣交會直接帶來新客戶的同時,還幫助公司直接獲取市場信息,從而得以有針對性地開發新材料、新產品。
新萊福得以快速發展,能夠輕裝上陣功不可沒。“不光是政府對企業支持,稅務部門、海關部門、勞動部門,還有其他相關政府服務部門,服務意識非常強,流程簡單、高效、便利。”來月忠舉例說,稅務部門、海關部門都推出電子化、無紙化服務,公司的財務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絡辦理。來月忠說,從2006年到現在,他們的業務量增長了2倍以上,但財務、報關的人員數量卻根本不需要增加。
新萊福的產品被出口到全世界各地,因流程較長,以前往往要等付款回籠再申請退稅,如今遞交申請后,兩三天即可退稅到賬。“資金回籠快,我們腰桿就直,有足夠的資金來跟進生產經營。”除此之外,公司享受到的稅收優惠和財政支持,最終還會被用于更新設備、加大研發投入。“正是廣州給了我們這種底氣。”
新萊福的故事,只是廣州數百萬市場主體發展過程中一個并不獨有的案例。在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的同時,廣州繼續加速提升政務服務效能,通過營造寬松市場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創新服務舉措
服務新業態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地稅務部門積極創新服務舉措,推進數字化改革,助力提升外貿營商環境,鼓勵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廣州海關聚焦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連續三年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僅今年就出臺76項針對性工作措施,持續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深化通關改革和“智慧海關”建設,大力支持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發展,為廣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撐。
據有關數據,今年前8月,廣州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15.84、1.17小時,同比壓縮24.25%、38.10%,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所轄7個地級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2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5.6%。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