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將全面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

2021-10-18 11:35:48    來源:大洋網    

以占全市不到1/200的土地貢獻全市近1/7的GDP,老城區聚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之芯”,跨越多個第一……10月16日,隨著中國共產黨廣州市越秀區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開幕,今后五年越秀區新藍圖即將實施。據介紹,越秀區將繼續搶抓重大機遇,全力做強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以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引領帶動全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灣區創新樞紐、都會產業高地、美好生活樣板”,全面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

五年跨越多個“第一”

GDP:以最小“占”最大

越秀區是廣州市老城區,傳統中軸線貫穿城區,總面積僅為33.8平方公里,是全市轄區面積最小的城區。廣州這個最小的老城區,在過去五年,實現了新的突破。

2020年,越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70.05億元,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4.6%,區域稅收年均增長6.1%,經濟總量保持全市前三,經濟密度穩居全省第一,獲評中國百強區前十名。2019年全區GDP首次突破3000億元,2020年經濟密度接近100億元/平方公里,以占全市不到1/200的土地貢獻全市近1/7的GDP。

聚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之芯”

過去五年,越秀區加快發展動能轉換,聚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之芯”,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313項,聚集高新技術企業644家、較2015年增長3.5倍,擁有國家級、省級等各類高層次人才226名,專利授權、有效發明專利量較2015年增長1.6倍,成功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廣東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

同時,越秀區以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實施現代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促進企業總部化、樓宇高端化、產業現代化,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近七成。轉型疏解專業市場93個,上榜世界500強企業2家(全市各區最多),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項目83個、總部項目74個,上市(掛牌)企業69家,稅收億元樓宇65棟、比2015年增加20棟,稅收十億元樓宇6棟,獲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區。

高標準建設11個國家級產業平臺,廣州民間金融街榮獲全國服務業區域品牌第5名;黃花崗科技園實現營業收入超1100億元、較2015年增長1倍;花果山小鎮獲評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園區等三個國家級稱號,連續三屆成功承辦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北京路成功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國示范步行街,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率先在公辦中小學開設“港澳子弟班”

廣州越秀國際人才中心正式運營,越秀區已經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率先在公辦中小學開設“港澳子弟班”。五年來,越秀區新增中小學及幼兒園學位1.67萬個,中考高考成績保持全市領先,獲評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全國科普示范區、廣東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納入全國“百城百園”創建范圍。越秀區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0至4.0改革,落實減稅降費170億元,獲批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專項改革試點,榮獲中國最佳國際營商環境城區獎,入選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全區實有商事主體較2015年增長62.5%,區重點項目投資額累計超千億元、年均增長18.4%。

全國首創“電梯托管管家”服務

越秀區全國首創“電梯托管管家”服務,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數、投資額及加裝電梯數量全市第一,舊南海縣社區等3個住建部老舊小區改造試點成為“老城市新活力”樣板。深化美麗越秀建設,全要素提升主干道41條,建成口袋公園43個、碧道24.2公里,增加綠地約32萬平方米。

同時,越秀區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注重提升“紅色遺址”與講好“紅色故事”、發展“紅色旅游”相結合,深化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范區創建,保障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改擴建竣工開館,大力推進中共三大會址周邊品質提升、東園文化廣場等項目建設,完成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保護提升,廣東區委舊址、省農協舊址入選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廣州起義紀念館獲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越秀區深化健康越秀建設,獲評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區,區人均預期壽命上升至84.7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18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全覆蓋,家庭養老床位數居全市各區第一,獲評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基地。

著力打造美好生活新標桿

未來五年,越秀區將搶抓重大機遇,全力做強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以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引領帶動全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灣區創新樞紐、都會產業高地、美好生活樣板”,全面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排頭兵。

未來五年,越秀區將著力打造都會現代產業新高地,著力打造國際大都市核心區新魅力,著力打造超大城市美好生活新標桿。

爭當科技和產業創新應用示范區

越秀區將充分發揮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等大院大所集聚優勢,積極支持開展戰略性、前沿性領域基礎研究,爭取一批國家、省重點實驗室、戰略性重大科技平臺、重大科技項目,不斷增強科學策源、技術發源、產業引領等核心功能,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承載區。

同時,越秀區將推動多元創新主體蓬勃發展,加快培育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讓城區遍布想創新、能創新、善創新的主體。

黃花崗科技園將做大做強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園、綜合能源價值創新產業園等一批創新園區,建設一批“硅巷”“硅樓”和創新街區,布局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地理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大科技產業項目,力爭5年內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

花果山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園區要以內容制作為核心,吸引培育5G+4K/8K、超高清影視、動漫等創新平臺和龍頭企業集聚發展,力爭五年內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要突出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臨床藥物試驗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搭建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培育引進一批臨床應用、高端醫療、智慧醫療、精準醫療、中醫藥研發等領域的企業總部、研發中心、成果轉化平臺,建立醫院成果產業化、產業成果進臨床的醫企融合示范,力爭五年內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

做優做強三大特色產業

越秀區緊扣“一軸三帶六組團”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推動11個國家級產業園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建立12條現代產業鏈“鏈長制”,鞏固提升創新金融、生命健康、現代商貿三大主導產業,做優做強數字產業、文化創意、高端專業服務三大特色產業,前瞻布局生命科學、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力爭形成創新金融、生命健康、超高清視頻等3個千億級產業鏈群以及一批百億級新興產業鏈群。

打造世界一流濱水活力區

越秀區圍繞打造世界一流濱水活力區目標,強化規劃引領,有序推進沿岸閑置低效地塊開發,全力推進沿江“一區三品牌”建設,打造特色鮮明、高端集聚、活力迸發的創新引擎。

結合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提升二沙島服務、文化、體育等功能,加快文立方文體產業演示中心、數字化體能測評訓練中心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體育旅游、體育培訓、健身休閑等產業,把二沙島打造成集音樂島、體育島、生態島、藝術島于一體的中央大花園。越秀區正系統籌劃、穩妥推進北京路二期、三期工程,加快北京路“南拓西聯東延”,引進更多首開店、旗艦店、品牌店、網紅店,推出一批有情懷、高品質的創意零售、特色餐飲、精品旅游、復合書店等商業形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年中軸、文化核心、城市客廳。

爭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

越秀區將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以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實施“尚品”“提質”“強能”“通達”“美譽”五大工程。更好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集聚更多首店首發首秀首展,引進更多名品名牌名店名企,加快發展共享經濟、體驗經濟、免稅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消費新零售新業態,構建涵蓋直播電商、跨境電商、內容電商、社交電商的電商生態發展體系,爭創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總結推廣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四個結合”實踐,推動環市東、東山口、一德路、流花等商圈聯動發展,加快向高端時尚商圈、都市文旅商圈、專業展貿商圈轉型升級,更好集聚國際化消費品牌、消費群體。

越秀區將實施“紅色+”戰略,深入推動紅色史跡修繕保護利用,加快推進東園文化廣場二期等項目,打造一批紅色旅游經典路線,力促一批紅色史跡點獲評國家4A級景區,創建更高知名度、更具吸引力的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范區。

同時,越秀區將推進廣州傳統中軸線提升發展戰略,加快大小馬站、昌興街、長堤-海珠南、文德路等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進一步提升新河浦“東山印象”品牌,加強既有建筑改造、修繕和利用,引入潮玩工場、新潮小店、特色民宿等新業態,切實把歷史建筑用起來、讓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

五年回顧

超3000億元

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70.05億元,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4.6%,區域稅收年均增長6.1%,經濟總量保持全市前三,經濟密度穩居全省第一,獲評中國百強區前十名。

“科創之芯”

加快發展動能轉換,聚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之芯”,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313項,聚集高新技術企業644家、較2015年增長3.5倍。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

以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實施現代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促進企業總部化、樓宇高端化、產業現代化,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近7成。

國家級產業平臺

高標準建設11個國家級產業平臺,廣州民間金融街榮獲全國服務業區域品牌第5名;黃花崗科技園實現營業收入超1100億元、較2015年增長1倍;花果山小鎮獲評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園區等三個國家級稱號。

全國示范步行街

北京路成功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國示范步行街,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五年展望

目標

全力做強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以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引領帶動全域高質量發展,打造“灣區創新樞紐、都會產業高地、美好生活樣板”,全面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

未來五年,越秀區著力打造都會現代產業新高地,著力打造國際大都市核心區新魅力,著力打造超大城市美好生活新標桿。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翟曉雪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