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每年的10月15日是“廣州營商環境日”。自2019年以來,廣州市水務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文件,推出獲得用水“三零”舉措。
從申請用水到裝表通水全流程再造,供水單位辦事時間壓縮至4-7個工作日、外線工程行政審批不超過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實現“三零無干擾”服務,一般工程項目實現“三零一優”服務;DN50及以下且200米以內外線工程由供水企業出資建設;電水氣實現聯合報裝。目前,廣州市各供水單位已進駐市、區政務服務大廳和不動產登記中心、并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上開通獲得用水申請事項,實現全城網辦。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更好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2019年8月10日,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印發進一步優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打破行政審批和獲得用水業務陳規,整合資源,通過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平臺統一辦理審批手續。
廣州市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統和互聯網優勢,將被動審核批復變主動提前服務,將用戶跑變信息跑、供水單位跑,真正實現互聯共享、簡政惠企。對符合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范圍的建設項目,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平臺在受理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時,同步向供水單位推送建設項目信息,實現項目用水報裝業務與項目規劃、施工許可聯動,建設單位無需單獨提交用水申請。供水單位主動提供全程“零干擾”服務,通過提前介入、主動上門、信息共享、免費施工等方式,實現用水報裝服務用戶“零申請、零跑腿、零投資”。
零申請 一網通辦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服務水平,廣州市優化整合事項辦理清單,符合范圍的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將全流程在“一站通”服務系統辦理,并通過信息推送實現“一網通辦”。
項目設計方案穩定后,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時,由“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平臺”自動向供水單位推送接入需求信息,提交的資料將通過平臺共享至供水單位。建設單位全程無需向供水單位單獨提交申請,無需重復提交資料,實現用水零申請。
零跑腿 用水跑出“加速度”
供水企業在接到推送接入需求后,將主動上門服務,開展現場勘查、方案設計、外線施工、裝表通水等環節,并向申請人發送相關階段信息。
建設單位也無需辦理任何行政許可手續,由供水企業“全代勞”。施工前,供水企業將外線工程施工方案通過聯合審批平臺推送至相關部門。用戶足不出戶,即可線上查收用水“進度條”,實現用水零跑腿。
零費用 5天裝表通水
獲得用水提效的同時還需降“本”。用水報裝業務全流程由供水企業全額出資,用戶全程零投入,切實降低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建設成本。辦理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獲得用水的用戶無需參與,5個工作日即可辦結,施工完成后通水。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