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 通訊員 章婷
眼下正值本地蔬菜上市旺季,湘鄉市月山鎮白龍村肢殘村民廖紅和兩個姐姐廖艷紅、廖小花每天起早貪黑采摘黃瓜、辣椒、茄子等。他們種了20畝蔬菜,自5月初開始采摘量與日俱增,銷售壓力較大,駐村第一書記王新泉及村“兩委”成員每天忙里偷閑,積極聯系餐飲店、單位食堂、菜販等,幫助他們搞銷售。附近村民、義工組織也在采摘、轉運、銷售等方面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援,共同演繹著一曲助殘幫困的動人樂章。
(資料圖片)
殘疾青年躋身“中國好人”
今年34歲的廖紅和大姐廖艷紅遺傳母親的脆骨癥(俗稱“玻璃人”),身高不足80厘米,靠拐杖或小板凳支撐行走。
10年前,廖紅的父親因病過世,全家所有生活壓力全落在廖紅身上。料理完父親后事,廖紅便背著簡單的行李去了長沙,在烈士公園北門附近擦鞋謀生。日復一日,他的熱情服務贏得了顧客滿口贊譽。幾位好心人見廖紅行走不便,湊錢給他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代步。于是,廖紅嘗試開三輪車幫人送貨、販賣水果,還賣過烤紅薯,做過兼職淘寶客服。雖然收入不高,但他省吃儉用,堅持每個月寄錢回家。
2020年底,廖紅的母親摔了一跤,從此徹底不能行走。于是,他將母親和大姐廖艷紅接到長沙就近照顧,并主動加入當地義工組織,給予困難群體力所能及的幫助,鼓勵他們樂觀面對生活。“社會各界給了我許多溫暖,我希望通過參加公益活動回報社會,傳遞愛心。”廖紅時常這么說。
2021年,廖紅的勵志故事在省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先后躋身孝老愛親類“湖南好人”“中國好人”榜。
自強自立贏得愛心潮涌
一直以來,廖紅及其家人得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白龍村“兩委”的關心照顧。目前,一家5口人有兩個享受“五保”、一個享受“低保”,無論是政策性保障還是愛心捐助,鎮村兩級總是給予重點考慮。
去年10月,廖紅經過深思熟慮,帶著母親、姐姐回到老家白龍村生活,附近部分志愿者主動上門打掃衛生、贈送日常用品;當地民政、殘聯部門及鎮村干部給予大力支持,幫他籌資整修一間房子作為“中國好人”工作室,對外承攬假發、魚鉤等手工活,增加收入來源。
廖紅的大姐廖艷紅心靈手巧,雖然沒上過學,但心算能力比一般人強,是家里的“大管家”;她替人加工產品之余,還手工制作毛線拖鞋,價廉物美。去年底,月山鎮農電站職工到敬老院搞慰問活動,購買了廖艷紅的100多雙拖鞋,老人們愛不釋手。
與此同時,廖紅在鎮村干部及附近村民的支持下,流轉了門前20畝耕地種蔬菜,拓寬增收渠道。得知這個消息后,湘鄉市“我來幫”志愿者協會10余名義工主動幫助廖紅整地,以及砍竹子做圍欄、扎棚架等。秋冬種期間,廖紅主要負責運送肥料、種苗和工具,二姐廖小花負責播種、施肥、移栽等。駐村工作隊員以及村里的其他黨員、干部也利用工作之余幫他們干活,從精神上、體力上給予支持鼓勵。特別是,鎮村黨員、干部和部分志愿者,充分利用各自人脈關系,基本承擔了蔬菜銷售任務,解決姐弟仨的后顧之憂。
今年入夏以來,隨著蔬菜產量日益增加,愛心助銷活動一波接一波,有效為廖紅減輕銷售壓力。5月30日,白龍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湘鄉市餐飲協會、酒業協會、志愿者協會聯手,共同開展“消費扶農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黨日活動,在湘鄉城區給廖紅銷售了約一噸蔬菜。湘鄉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政法委、組織部主要領導來到現場,以身作則當“帶貨人”,部分餐飲門店、蔬果店給白龍村“兩委”及駐村干部留下聯系方式,建立長期供貨關系。
6月7日上午,月山鎮機關黨支部與白龍村聯合開展“學習好人精神,汲取奮進力量”主題黨日活動,邀請廖紅講述干事創業經歷與體會。隨后,全體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來到廖紅的蔬菜基地除草、施肥、采摘,并拉開新一輪愛心助銷活動。
白龍村“兩委”負責人表示,扶持引導廖紅姐弟種菜,幫助其增加經濟收入還在其次,關鍵是弘揚自立自強、互助友愛精神,營造“白龍”騰飛新風尚,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傳遞“兩業”增收(就業、創業)正能量。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