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偵局發布“雙11”防詐騙指南:這些騙局要警惕

2022-11-03 09:46:45    來源:華聲在線    

優惠券領了嗎?定金尾款交清了嗎?一年一度的“雙11”網購大狂歡已經拉開帷幕,就在各大電商摩拳擦掌,準備掀起促銷網購狂潮時,詐騙團伙也伺機而動,大范圍撒網欺騙消費者。

11月2日,公安部刑偵局根據往年“雙11”期間發案情況,整理出“雙11”防詐騙指南,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幾大常見騙局。

虛假電商物流客服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購物信息,冒充購物網站客服,以貨品丟失、產品質量問題或交易失敗等理由,主動提出退款,進而誘導你在虛假的網頁上填寫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將銀行卡內的錢轉走。

【提示】 付款碼、驗證碼、銀行卡密碼是極其重要的個人信息,絕不能隨意在網絡上填寫。接到自稱是客服的電話時,不要盲目輕信,一定要去官方平臺進行查詢,或者聯系賣家進行核實。

預售商品詐騙

騙子會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網購平臺發布“預購”“限時購”等信息吸引消費者,然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轉款,但是往往只收錢不發貨。

【提示】 收到優惠短信后一定要去官網核實,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鏈接,網購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交易平臺,不要私下交易,對于異常低價的商品要提高警惕。

虛假紅包詐騙

各大電商平臺會以派發紅包的方式為促銷活動預熱,有不法分子借機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臺誘騙大家點擊,當你點開紅包后隨即跳轉到其他頁面,并顯示要提供手機號碼、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才可以領取福利,當你填完信息提交后,卻發現福利并沒有到賬。這是騙子制作的釣魚網站,借此收集大量個人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提示】 慎點紅包領取鏈接,尤其是頁面跳轉到其他網頁需要輸入個人信息才可以領到福利時,一定要立即關閉。謹記,陌生人發來的鏈接或二維碼,不點擊、不掃描,以免遭遇釣魚網站和木馬病毒。

刷單返現詐騙

“雙11”期間,不法分子冒充電商,以提高店鋪銷量、信譽度、好評度為由,通過短視頻平臺、招聘平臺、短信網頁廣告、QQ、微信等發布兼職信息,招募人員進行網絡兼職刷單。刷第一單時騙子會以小額返利,讓你先嘗到甜頭,等交易數額變大后,騙子將以各種理由拒不返款,并誘導你繼續刷聯單、刷大單,當你意識到被騙的時候,騙子早已將你拉黑。

【提示】 尋找兼職要通過正規渠道,不要相信“高報酬”“高傭金”的兼職信息,更不要抱僥幸心理相信騙子的退款承諾,以免遭遇連環騙局。網絡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凡是要求提前交納保證金或定金的工作,都是詐騙。

中獎免單詐騙

騙子們會利用“雙11”給消費者發送中獎短信,誘騙其登錄釣魚網站,并要求其輸入個人信息和銀行賬號密碼,借此實施詐騙。或者當你根據短信內容求證中獎信息時,對方卻要求先繳納“公證費”“手續費”或“保證金”,待你多次匯款轉賬后騙子就會將你拉黑。

【提示】 消費者收到這類信息后一定要仔細甄別,詳細了解活動規則,向官方客服聯系求證。遇到“賬戶異常”“繳納保證金”等情況務必謹慎,不輕易匯款、轉賬。

案例連線

女子遭遇“快遞理賠”

反電詐中心成功勸阻

10月24日晚7時許,瀏陽市反電詐中心接到一條高危預警指令,潛在受害人與騙子持續通話8分鐘,有可能已經受騙。接到預警后,反電詐中心第一時間使用96110電話進行勸阻,成功揭穿一起“快遞理賠”騙局,為群眾守住了10萬元血汗錢。

當天,劉女士接到“00”開頭的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說她的快遞在運輸過程中不慎丟失,可以賠付50元,需要加社交好友溝通。巧的是前兩天劉女士確實在網上購物了,于是與對方加上了社交好友。

隨后,對方打來了語音電話,并給劉女士發了一個某支付軟件的二維碼,讓她掃碼找“理賠客服”。

正當劉女士填寫好銀行卡號,準備填寫密碼時,96110反電信網絡詐騙專用號碼及時接入告知其正在受騙,劉女士才如夢初醒。如果民警再晚幾分鐘,劉女士一家辛苦多年存下來的十多萬元血汗錢就被騙走了。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