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入秋之后的黃河流域,竟然出現多年罕見的秋汛。記者聯系了黃河流域氣象中心以及國家氣候中心,為您一一解答熱點問題。
一、今年秋汛為何稱得上“極端”?
國家氣候中心數據顯示,9月,黃河流域平均降水量(179.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7倍,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為攔洪削峰,小浪底水庫水位不斷升高。10月1日8時,小浪底水庫水位270.34米,突破2012年歷史最高運用水位270.10米,逼近警戒水位。
而在黃河下游,黃河濟南段發生36年以來最嚴重秋汛!
此外,10月9日汾河河津站發生1964年以來最大洪水。
二、秋汛影響何以如此嚴重?
研究人員發現,黃河出現秋汛的幾率,與華西秋雨有關。華西秋雨是四川、重慶、渭水流域、漢水流域、云南東部、貴州等地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象,可以從9月持續到11月。
今年,我國華西秋雨從8月23日開始,較常年偏早17天,雨量也偏多。近期,受華西秋雨連綿不斷的影響,黃河中下游干流及支流渭河、沁河、大汶河等河流漲水明顯。洪峰疊加,導致黃河河道水量驟增,漲勢較猛。9月以來全流域平均降水日數16.8天,較常年同期偏多4.4天。
三、未來黃河流域降水情況如何?
預計,未來30天,黃河流域大部降水量仍將偏多1~2成。具體到最近一周(10月14日至21日),黃河流域有2次弱降水天氣過程,分別為14-15日和19日前后,均以小雨為主。累計降水量5~10毫米,其中蘭州以上流域和涇渭河流域南部局部10~20毫米。累計面雨量1~10毫米。
四、防御重點在哪里?
鑒于前期降水偏多,地質災害多發頻發,加之黃河中下游河道大流量高水位,水庫調節能力有限,氣象專家建議——
1.密切關注后期降水疊加對中下游洪水演進情況的影響,做好水資源科學調度;
2.加強堤防、水庫、控導工程、淤地壩等工程巡查防守,做好工程險情風險防范;
3.關注黃河流域中下游持續降水可能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地質災害和城鄉積澇,加強監測分析,滾動更新雨情和預報信息,做好針對性服務。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