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主題餐飲受追捧 海鮮大排檔成為消費熱門之選

2021-10-15 15:21:08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中國飯店協會近日發布的《海鮮餐飲行業市場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海鮮餐飲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多以個體經營為主。2020年,海鮮餐飲業前10名品牌的市場份額之和不足3%。從消費情況看,海鮮大排檔已成為消費者外出餐飲的熱門之選。

《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海鮮餐飲行業市場規模為4633.46億元,受疫情影響,海鮮餐飲企業數量呈現斷崖式下降,從 2019年的 17862家下降到15097家,減少15.48%。同時,我國人均海鮮消費量也從2019年的約32.82公斤下降到2020年的26.42公斤。2021年,隨著疫情逐步穩定,海鮮餐飲行業迅速恢復生機。

我國海鮮餐飲行業尚處于成長期,只有42%的人口經常食用海產品。但隨著人們消費結構的改變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城鎮居民以豬肉為主的豬牛羊肉等畜肉消費比重已從過去超過60%降至50%以下,而水產品消費比重則從過去的23%提升至30%左右。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分析表示,我國海鮮餐飲需求潛力巨大。

從消費區域來看,東南部地區海鮮消費量較高,消費市場下沉渠道容易打通,而西部地區受冷鏈、交通等因素制約,海鮮消費量較低,消費市場開發難度較大。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海鮮餐飲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多以個體經營為主。2020年,海鮮餐飲業排名前10位的品牌市場份額之和不足3%。

隨著海鮮市場競爭不斷升級,一線城市海鮮餐飲消費轉型主要出現正餐快餐化、外賣占比較高等趨勢。同時,主要消費場景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相較于過去在店內用餐,線上訂單需求量逐漸上升。以海鮮自助餐廳、日式料理店等為代表的海鮮餐飲業態也迅速成為流行趨勢,海鮮主題餐飲尤其受到80后、9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熱捧,海鮮大排檔則成為消費熱門之選。

韓明表示,海鮮餐飲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不同場景的需求,正在改變傳統經營模式,不再單一著眼于做好產品,而是依托自身的品牌效應、加工產品和供應鏈能力,傾力打造堂食+外賣+零售+電商模式。

“今后,消費者會更加注重海鮮產品的健康、綠色、安全、衛生和高品質。”韓明說,海鮮餐飲企業應為消費者提供特色化、品牌化、標準化的消費服務。

據韓明介紹,我國高度重視海鮮產品安全,如何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傳統漁業轉型升級為數字化、智慧化漁業,實現產品可溯源、安全可追蹤,已成為水產行業亟待實現與完善的問題。

韓明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三亞等海鮮餐飲消費較高的地區針對海鮮餐飲行業進行了標準化制定,以此推動當地海鮮餐飲業高質量發展。海鮮餐飲標準主要圍繞現場賠付安心消費、文明用餐開心消費、溫馨提示放心消費、明廚亮灶舒心消費、微笑待客暖心服務5個方面制定具體服務細則,相關標準的制定有利于指導海鮮餐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海鮮餐廳的服務能力,降低海鮮餐廳的食品安全風險。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