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舉辦了18年的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紀錄片專業節之一。(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 攝
一幅廣繡作品正在完成中。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雪明 攝
大洋網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創意、保護創新。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市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已超225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已達9.85%,居全國前列。自2013年成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以來,廣州版權工作探索實施一系列“先行先試”之舉,成為全國先行地、廣東排頭兵。第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記者試從版權的視角觀察廣州,解剖創新發展背后的廣州智慧。
探索展會版權保護
創立“廣交會版權保護模式”
即將開幕的第130屆廣交會參展供應商超過2.5萬家,線上更新上傳的展品總量將超過300萬件。面對數量眾多的與會客商和參展商品,如何應對展會知識產權侵權的情況?自2003年以來,廣州市便與廣交會承辦方合作成立知識產權與貿易糾紛投訴接待站,在國內率先探索重大展會版權保護模式。
受理產品投訴案件,組織專家組現場調查研判,確定被投訴產品是否涉嫌侵權,通知被投訴人結果……經過多年探索完善,廣州市已建立健全了市統籌協調、屬地區派員協助、展會承辦方履行主體職責的三位一體會展版權保護工作體系,形成了“投訴-審核-受理-處理-歸檔”的版權投訴及處理流程。
該套行之有效的展會版權保護模式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國的展會版權保護工作中推廣,推動了適用于全國的《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的制定與實施,加快了全國展會版權保護制度的建設步伐。
知產法院、互聯網法院先行
司法保護體系全國領先
司法保護是保護知識產權最徹底、最嚴厲、最根本的保護手段。2014年12月16日,全國三家知識產權法院之一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成立,為版權(著作權)保護工作翻開了新的篇章。2018年9月28日,全國第三家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的成立,為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更快更優解決著作權權屬和侵權糾紛,為全國乃至世界探索“廣州方案”。
護航新興產業發展,尤其需要保護創新主體的權益。游戲產業的迅猛發展使網絡游戲產生了巨大的市場價值,正因如此,一些熱門游戲時常陷入著作權糾紛。
2014年11月,網易因華多公司擅自在直播平臺上組織主播直播《夢幻西游2》的游戲內容,以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其起訴至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圍繞游戲直播畫面是否構成“類電影作品”、游戲直播行為能否屬于合理使用等核心爭議問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準確把握游戲產業存在研發成本高、周期長以及運營周期短、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等特點,認定電子游戲在終端設備上運行產生的連續畫面屬于“類電影作品”,認定華多公司未經許可進行網絡游戲直播構成侵權,有力促進了廣州文化特色產業的健康發展。
建設國家版權交易匯聚地
加速“知產”變“資產”
以廣交會為翹楚,廣州成為當之無愧的“會展之都”。在眾多的展會中,豐富多彩的大型文化展會搭建起中國版權交易、版權授權的重要平臺。如作為“最廣州”文化名片的廣州文交會,2017年首次舉辦,便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機構、1000臺演出劇目、5000部影視作品、2萬件藝術品參展參映。2020年廣州文交會,11項簽約項目合同金額高達182億元。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紀錄片商店全新升級為線上選片系統,共收錄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紀錄片1009部,總時長超過3.2萬分鐘。其中,已完成版權交易逾7.7萬分鐘。
除了各類展會外,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級版權貿易基地也誕生在廣州。2014年2月17日,國家版權貿易基地(越秀)經國家版權局批準設立,作為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級版權貿易基地,基地集版權登記、版權認證、版權代理、版權價值評估以及各類版權金融服務于一體。
打通版權服務“最后一公里”
讓非遺更具生命力
保護版權,也是在保護非遺的生命力。廣州首個非遺街區永慶坊,匯聚了10家非遺大師的工作室。今年2月5日,廣州首個區級版權服務和保護工作站——荔灣區版權服務和保護工作站在永慶坊揭牌,打通了版權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從最初對非遺技藝作品展開登記,到近年為跨界商業的非遺文創作品實施保護,廣彩瓷燒制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周承杰告訴記者,版權服務和保護工作站讓非遺的跨界發展有了法律依據,更有底氣、更添活力。
今年中秋節,粵菜老字號點都德攜手廣彩瓷燒制技藝省級傳承人翟惠玲,將大師筆觸下的《嫻靜嶺南》融入中秋禮盒,讓廣府文化煥發新活力。周承杰表示,作品版權登記已成為商業跨界的必要前提,目前,他與翟惠玲師徒二人的作品版權登記已達到49件。
數讀廣州版權工作亮點
版權產業經濟貢獻突出:廣州市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已超225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已達9.85%,居全國前列。
版權示范創建全省名列前茅:
獲得“中國版權金獎保護獎”1個
全國版權示范單位3家
建有“國家版權貿易基地”1個
“廣東省版權興業示范基地”28個
打造“廣東省最具價值版權作品”28個
版權登記全省前列:2020年廣州市作品著作權登記共98873件(包含軟件作品65510件,其他類型作品33363件),居全省前列,其中其他類型作品數量居全省第一位。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全國領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是全國首批三家知識產權專門法院之一;廣州互聯網法院是全國第三家互聯網法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徐雯雯)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