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情況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路在何方?在技術和應用方面,有哪些新動向?
10月21日,2021年第八屆中國(武漢)國際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與合作峰會在漢召開,近20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首次大規模集中亮相,學者專家、企業代表聚首武漢,協同描繪產業新前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
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1.9倍
10月21日,第二十二屆武漢國際汽車展覽拉開帷幕。展館里,一輛輛簇新锃亮的汽車陳列在展臺上。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的武漢國際車展專門設立了新能源汽車專館,嵐圖、蔚來、小鵬、理想、極狐等近20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首次大規模集中亮相。
作為湖北最大的支柱產業,盡管2020年遭受疫情嚴重沖擊,汽車產量仍然達到209.4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8.3%,排在全國第四位。今年,汽車市場持續回暖,截至9月,我省汽車產量152.7萬輛,同比增長9.4%。
引人注目的是,近兩年來,百度、華為、阿里、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及高技術企業紛紛加盟“造車新勢力”,爭相斥巨資布局智能網聯汽車;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售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1.4倍。
數據,正在揭示著歷史性的變化——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時代已經來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撬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如何在汽車產業這一顛覆性的格局重塑中搶占一席之地?
作為央企首個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東風旗下新能源汽車新品牌——嵐圖正致力成為“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領導者”。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貴海介紹,嵐圖正重點打造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新技術,在智能座艙方面,能為用戶提供基于5G的智能座艙系統,觸控、語音、手勢、實體按鍵、觸控板等5種交互方式將極大提升用戶的用車體驗。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嵐圖正推進800V/360千瓦超級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就能續航400公里,極大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加速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東風公司新能源汽車實現銷售8.4萬輛,同比增長2.8倍。
讓“聰明”車駛上“智慧”路
除了新能源化(即電動化),關于汽車發展方向,趨勢已經日漸明朗,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將成為新一代汽車必須具備的能力。
在華為智能網聯解決方案首席架構師張妮看來,讓“聰明”車駛上“智慧”路,最關鍵是要確保車與車、車與路邊單元、車與互聯網的數據互聯互通。
為此,華為推出了5G+C-V2X(指一種基于蜂窩網絡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車聯網解決方案。基于該技術,華為研發出全球首款5G車載模組MH5000。該模組不僅能讓車載終端具備高速率、低延時的5G移動通信能力,還能同時具備車路協同的C-V2X通信能力,加快汽車行業進入5G時代。
“5G+C-V2X將成主流技術路線。”張妮表示,5G車載模組MH5000支持SA(5G獨立組網)和NSA(5G非獨立組網)雙模組網,未來普通的市民車也能通過車載APP接入,享受到路側基礎設施數字化帶來的好處。
據了解,今年2月,我國發布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率要達到90%。
打破“缺芯少魂”
眼下,我國汽車產業依然遭遇嚴重的“卡脖子”問題,特別是汽車芯片。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助理李彤光將“缺芯少魂”,看作是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較低位置的標志性痛點,是必須自力更生解決的問題。
“產業生態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核心手段。”李彤光表示,要在政府支持下,由共性創新平臺牽頭,讓整車、芯片、汽車電子/軟件、高校院所、行業組織等共建創新生態。
令人期待的是,我國正在加大汽車芯片研發力度。
去年9月19日,由國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作為國家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牽頭發起的“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成立,聯盟旨在建立我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生態,打破行業壁壘,實現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的自主安全可控。
今年9月26日,東風公司與中信科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聚焦汽車芯片、智能駕駛、通信基礎設施、示范運營等4個領域,為智能汽車進行網聯賦能。同時,雙方發揮央企“鏈長”擔當,將以汽車MCU(功能芯片)為合作重點,共建汽車芯片聯合實驗室,推進車規級MCU在武漢落地布局。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