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創作不再與主流的年輕受眾絕緣

2021-10-25 13:29:34    來源:河北日報    

縱觀近兩年的國產電影市場,我們欣喜地窺見一些新變化。“陽春白雪”的主旋律創作,不再與主流的年輕受眾絕緣。作為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后,“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我和我的父輩》或許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觸摸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創新脈絡。

《我和我的父輩》由《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單元組成,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歷史坐標,通過“家與國”的視角描寫幾代父輩的奮斗經歷,講述中國人的血脈相連和精神傳承,再現中國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是典型的主旋律題材電影,卻一改觀眾心中宣教色彩濃厚,人物形象神圣化、臉譜化,缺乏藝術感染力的刻板印象,在全國掀起觀影熱潮,總票房突破13億。

從近年來上映的電影作品,可以鮮明地看到“小切口、大情懷”這種令主旋律作品“走入坊間”的創新突破。《我和我的父輩》不再沿用主旋律題材作品過去的一貫思路,以宏大來拆解宏大,而是選取4個家庭的故事串聯起了父輩們的奮斗篇章,將祖國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革融入其中。如《乘風》雖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刀光劍影和暗流涌動,但卻是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群像來完成的,這樣的表達顯然更具移情性。有大事件、大情懷,也見小人物、真情感,無論從哪個年代的敘事,都能讓人們尋找到普遍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感慨變化的是悠悠歲月,不變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敘事視角切口小,但電影容納的元素卻包羅萬象。如《少年行》講述的是機器人“邢一浩”肩負特別使命從2050年回到2021年,邂逅了懷揣科學夢想的少年小小,兩人意外組成了一對臨時父子的故事。在其身上,可以看到科幻故事和教育片的潛質交織摻雜在一起,一方面是融合科幻、機器人等元素,給觀眾帶來的有現實的感觸,更有對未來的想象;另一方面是在機器人的影響下,少年小小堅定了追求科學夢想的決心,給當下的青少年群體帶來別樣的人生啟示。《詩》更能說明這一點,講述了一個普通航天家庭兩代人為科技獻身的悲歡離合,而它的背后講的又不僅僅是這個家庭本身的故事,而是在探討父母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航天精神,以此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細膩的情感與獨到的角度之外,《我和我的父輩》也體現出主旋律題材的創新操作。將《我和我的父輩》置于“國慶三部曲”的框架下,不難發現主創人員對主旋律題材做出了品牌化的探索: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和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導演兼主演徐崢也出現在了這部新作中,而三部作品的幕后陣容也有重合。精銳的制作班底,熟悉的敘事配方,讓“國慶三部曲”成為主旋律電影領域的一大IP。此外,電影使用了“章節單元”的創新形式,將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拆分為若干短章,更符合當下觀眾對短劇的審美需求。

“小切口、大情懷”,講故事不說教,加上小而美的新審美需求,這是當前主旋律作品抓住年輕人實現傳播突圍破圈的一種有效路徑。在當代觀眾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的當下,我們期待主旋律作品不斷創新表達手法,向更具藝術高度、思想深度與傳播廣度的方向突破。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