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今年10月1日至10月24日,2021年度“廣州慈善榜”火熱征集中。記者從廣州市慈善會了解到,這份已有5年歷史的慈善榜單累計收錄了1851個慈善捐贈單位、1140位慈善捐贈達人以及成百上千個社會組織和優秀慈善項目,在每年年底通過大型發布活動,在全城掀起新一輪的慈善熱潮。
今年9月,《廣州市慈善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第二十九條明確指出,市、區人民政府對在慈善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予以表彰,表彰項目的設立依照有關規定辦理。而在《廣州市慈善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后的新一屆廣州慈善榜征集,同樣展現了諸多亮點。
延續傳統,增設社會組織捐贈收入榜
今年8月,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主題是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會議特別提到,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
而“廣州慈善榜”數據表明,廣州慈善在第三次分配時所發揮的作用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17年廣州市推行“羊城慈善為民”行動,著手創建全國“慈善之城”以來,慈善捐贈數額、人次逐年上升,充分體現慈善事業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為傳遞“人人慈善為人人”的理念,讓每一份彌足珍貴的善念得到社會認可,自2018年起,廣州慈善榜更是增加了新規定,單位年度捐贈累計10萬元以上,個人年度捐贈累計1萬元以上即可上榜,這一傳統亦將在今年的廣州慈善榜中得到延續。
而不同點在于,今年“廣州慈善捐贈榜”除包含“廣州慈善單位捐贈榜”和“廣州慈善達人捐贈榜”外,還新增了“廣州社會組織捐贈收入榜”,依據捐贈額度進行自動排名,體現了對社會組織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性的鼓勵與支持。
據悉,社會組織捐贈收入10萬元以上即可上榜,捐贈榜捐贈數據主要來源于廣州地區的捐贈企業和廣州市各公益慈善機構(廣州地區捐贈出去的數據及外省市捐贈至廣州的數據均可收錄)。
慈善項目榜納入新內容,慈善信托受關注
據了解,《慈善法》正式實施以來,廣州市民政局高度重視慈善信托在促進廣州公益慈善事業中的作用,出臺相關文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慈善信托,加強慈善+金融的創新與改革,慈善信托發展在廣東一直走在最前列。
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廣州市慈善促進條例》則以立法的形式進一步促進慈善信托的發展。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市已備案慈善信托16單,居全省首位,受托信托公司有3家,參與運作的慈善組織有3家,并出現了全國都鳳毛麟角的由慈善組織作為單一受托人的慈善信托。
值得關注的是,慈善信托的發展和受關注度也在今年的慈善榜得到體現。今年,“廣州慈善影響力榜”對往年的“廣州慈善項目影響力榜”征集范圍進一步拓寬,并命名為“廣州慈善項目/慈善信托影響力榜”,將挑選在廣州地區民政部門備案、獲得較好社會效應的慈善信托。
據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慈善信托是社會公眾參與慈善的重要載體,具有財產獨立、設立邊界、運作靈活、管理專業的特點。《慈善法》專設“慈善信托”一章,充分體現了國家和社會開始認識到金融工具在慈善事業發展中的保障性、基礎性作用,標志著我國慈善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今年,你家社區也可能登上慈善榜
廣州的人情味、煙火氣,往往就體現在社區里。2019年,廣州明確打造“社工+慈善”品牌服務項目,鼓勵街道設立社區慈善基金。截至今年8月,廣州社區慈善基金已多達418個,這些社區基金扎根基層,募集社會愛心開展社區服務。社區參與慈善的渠道,也因此搭建了起來。
扶貧濟困、互助共建美好社區……人人慈善為人人的慈善熱潮在社區逐漸興起。
為了進一步推動社區慈善發展,撬動社區慈善活力,今年“廣州慈善影響力榜”除新增慈善信托的內容外,還新增了一榜單——“廣州慈善社區影響力榜”,將挑選社區內有注冊或住所在本社區且較好發揮作用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或設有社區慈善基金且運作規范;有運作時間超過2年的慈善項目且成效明顯的。
廣州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慈善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慈善為民”為目標,充分發揮社區慈善幫困扶弱、盤活資源、激發潛能的作用,如今已日漸滲透到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成為社區治理的有力驅動,助推廣州市創建“慈善之城”理念深入人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