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盾構機“敬業號7-9”在洪圣沙站的吊出井破洞而出,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長洲至洪圣沙區間右線隧道實現貫通,標志著該區間隧道順利實現雙線貫通。而在此前,肩負著該線大沙東至姬堂區間中間風井(以下簡稱“大姬中間風井”)至大沙東區間右線隧道掘進任務的“敬業號7-11”盾構機也順利完成了掘進任務,距離9月底左線貫通后20天,如期實現了該區間隧道雙線貫通的目標。
穿珠江過淤泥
化解地鐵施工難題
據了解,地鐵七號線二期長洲至洪圣沙區間右線隧道全長1412米,需下穿約210米珠江次航道。沿線地質條件復雜,隧道上部覆土為淤泥質土、淤泥質粉細砂,穿越的地層則是全風化泥質粉砂巖等構造,隧道拱頂距離砂層最近距離僅1.3米,施工風險較大。
為確保盾構機順利下穿珠江次航道,在施工過程中,地鐵建設者們認真落實安全和質量雙控措施,結合盾構機掘進的各項參數、出渣量及注漿量等,及時調整掘進參數和盾構機姿態。同時,通過在江堤配置監控攝像頭、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與監控室、盾構操作室形成應急聯動機制,確保信息及時反饋,并在江面配置巡視船,實時監測江面水位的變化情況,確保盾構機安全順利下穿。
多論證勤監測
助力盾構安全掘進
大姬中間風井至大沙東區間右線全長約1506米,隧道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位高、河涌多,需先后下穿上軟下硬地層、孤石發育區,且盾構下穿鐵路及快速路區段位于瘦狗嶺斷裂帶內,地質條件和周邊環境復雜,地層含水量豐富,盾構掘進施工的難度和安全風險高。
為平穩下穿鐵路、公路等重大安全風險點,在盾構掘進施工前,廣州地鐵和施工單位中鐵十局的地鐵建設者們多次邀請盾構專家對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進行多方論證、比選研究和可實施性討論,為隧道貫通提供了技術指導和重要理論支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同時,在掘進過程中,建設者們通過運用全方位、多維度的監測手段,實時掌握盾構掘進參數的變化情況,動態評估、分析掘進安全狀況,及時調整優化掘進參數,為隧道的順利貫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七號線二期(大學城南~水西北)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53%。11座車站中,2座已封頂,9座進行土建施工;11個區間中,2個已貫通,8個進行土建施工,1個進行前期準備。姬堂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記者譚超 通訊員曾智威 楊華 趙敬川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