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菠菜一斤15元,白蘿卜一斤4元,青瓜一斤7元,這兩天菜價倒是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了。”市民李小姐在海珠區磨碟沙一帶的生活超市買完菜感慨道。原來,受降溫降雨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部分食用農產品特別是蔬菜和一些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菜比肉貴”成為近期備受關注的話題。
記者了解到,為了給消費者“減負”,有關部門正積極行動,服務居民消費,引導企業生產,促進供需匹配,力求保證“菜籃子”產銷兩旺。同時各大商超也正積極行動,保證貨源供應,推出促銷活動為消費者帶來“平價”菜。
商超貨架蔬菜品種豐富。
均價上漲成交量仍上升,芋仔等品種價格下滑
10月26日,廣州日報記者從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發布的“10月18日-10月24日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動態”了解到,與前一周(10月11日-10月17日)比較,廣州市上周(10月18日-10月24日)蔬菜價格連續第3周上升。32種主要蔬菜綜合零售均價為9.31元/公斤,環比上升5.20%,近三周累計上升10.34%。其中,青瓜、白蘿卜、西蘭花、花菜、菠菜、茄瓜近三周分別累計上升38.50%、上升35.35%、上升34.28%、上升23.25%、上升18.95%、上升13.14%。
對于10月18日至10月24日的蔬菜指數,廣州江南果菜市場表示,該周蔬菜價格日指數呈快速上升走勢。據介紹,早前冷空氣南下,廣東地區大幅降溫,導致蔬菜銷售成本上升,該周菜價大幅上漲。本周蔬菜價格上升幅度較大的品種有:節瓜、茄瓜、芫茜,本周交易均價分別為4.7元/公斤、3.47元/公斤、13.81元/公斤,升幅分別為160%、100%、90.5%。而在該期蔬菜綜合日均價為4.54元/公斤,較上期升14.08%的情況下,蔬菜日均成交量仍達858.51萬公斤,環比上升0.88%,其中本地蔬菜成交量36萬公斤,環比上升8.81%;外地蔬菜成交量822.51萬公斤,環比上升0.56%。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廣州江南果菜市場統計分析,該期仍有部分蔬菜品種價格出現下滑,其中價格下跌幅度較大的品種有芋仔、生姜、檳榔芋等,周交易均價分別為3.71元/公斤、6.41元/公斤、3.46元/公斤,跌幅分別為18.6%、13.3%、7.9%。但對于下周菜價,廣州江南果菜市場預測隨著廣州入秋,氣溫將進一步下降,下周菜價預計依然保持高位。
商超所售賣的蔬菜。
各大商超促銷保供應,為消費者帶來“平價”菜
為了解當前各類蔬菜價格是否仍處于高位,記者走訪了數個菜市場和生活超市,了解各類蔬菜的售價。在赤崗某連鎖生鮮食品超市,記者對前述李小姐提到的數個蔬菜品類價格進行比較,發現產自內蒙古赤峰的菠菜售價為36.20元/公斤,而來自同一產地的另一款“小菠菜”售價更是高達49.40元/公斤。此外,一款產自陜西省榆林的白蘿卜售價為9.20元/公斤,產自山東壽光的青瓜則為15元/公斤。蔬菜整體價格并不低,但仍有不少市民在現場采購。市民李伯笑道:“菜還是要吃的,只能說會傾向選購比較平價的蔬菜,而且看看有促銷活動的話就多買一些,不至于說因此就不買菜。”
“近期葉菜的價格波動較大。今年天氣不好,北方較往年提前降溫與連續降水氣候影響導致菜價波動。山東瓜果產區下雨一個多月,影響大棚蔬菜生長、授粉、病害嚴重,產量減少,造成整個產區蔬菜短缺;云南葉菜產區近期陰雨天氣影響,葉菜生長緩慢;北方批發市場大量采購云南葉菜補充市場,南北蔬菜產區蔬菜青黃不接,帶動整個菜價波動。”錢大媽有關負責人向廣州日報記者介紹稱,在保供應方面,錢大媽在蔬菜采購基地直采投入很多資源,保持與蔬菜產區緊密溝通,一些蔬菜大單品采取蔬菜產地直采模式。“錢大媽采取日清模式,每天到點打折銷售,公司每周都有蔬菜單品進行打折促銷,給消費者帶來實惠。”該負責人表示。
當天,記者在海珠客村的沃爾瑪超市內看到一些蔬菜正在進行“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在超市內選購菜品的陳姨表示,并未感到菜價的大幅波動。“一些高品質的蔬菜本來就是售價比較高的,有時候趕上活動就比較劃算。”對于近期的蔬菜漲價問題,沃爾瑪同樣向記者表示,當前蔬菜供應正常,華潤萬家方面也表示蔬菜進貨處于正常狀態。
“菜價還是會漲,漲幅大概為20%-30%,沒辦法的,成本高了嘛。”勝佳超市生鮮采購劉主任表示,其蔬菜主要由各大批發市場采購,部分單品會從產地基地直接發貨,貨源有保證,不存在缺貨現象。據介紹,勝佳超市每天都有4-5個單品做集體統籌低價促銷,而且每個分店會再自行安排3-4個單品進行促銷,“基本能滿足大部分客人一日三餐的需求”。
部分商超推出蔬菜促銷活動。
有關部門促進供需匹配,保證“菜籃子”產銷兩旺
對于菜價的上漲,華南農業大學蔬菜學二級教授雷建軍告訴記者,今年蔬菜價格比往年同期會偏高,但逐漸會回落。他認為,“廣東的下半年是蔬菜最好的生長季節,可以擴大種植面積,以緩解目前蔬菜價格偏高的矛盾”。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商務部10月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受降溫降雨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部分食用農產品特別是蔬菜和一些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
束玨婷指出,商務部正積極開展保供穩價工作,每日跟蹤蔬菜、肉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情況,密切關注全國及疫情散發地區的市場供求、價格變化,在強化監測預警的基礎上,部署地方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建立健全聯保聯供機制,適時投放政府儲備,督促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產銷銜接,增加重點時段備貨數量,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商務部也加強信息引導,通過商務部網站、商務預報平臺,及時發布重點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市場數據及分析預測,服務居民消費,引導企業生產,促進供需匹配。”束玨婷表示。
商超蔬菜供應充足。
10月20日,在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每年的秋冬季是農產品消費的傳統旺季,預計今年“米袋子”“菜籃子”將繼續保持產銷兩旺,市場供給有保障。唐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暢通物資下鄉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加強市場信息監測預警,及時發布價格和供求信息;組織加工銷售企業和冷鏈物流企業擴大鮮活農產品購銷,堅決打擊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行為;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秋季蔬菜生產,切實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
此外,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本次菜價上漲屬于短期內正常波動,至于異常天氣對蔬菜價格產生的后續影響會持續多久,要分菜品類別和產地來看,“如果海南和北方蔬菜生產基地的供應恢復,蔬菜供不應求的緊張情況會有好轉”。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許曉芳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