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力提升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品質

2021-10-28 12:09:56    來源:大洋網    


近年來,廣州市緊緊抓住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契機,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化技術運用,積極探索食品安全“互聯網+”智慧監管新途徑,建立食品安全監管全過程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移動監管、遠程監控、智能分析以及精準防控的科學監管模式,實現食品安全監管事前、事中、事后全覆蓋,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快速精準追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監管效能,切實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企業全生命周期:構建智慧監管云平臺

廣州構建了食品安全智慧監管云平臺,通過對食品監管業務進行有機整合,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業務全流程信息化,達到業務協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智慧科學監管目標。平臺集合九大應用系統,包括行政管理、行政審批、巡查監管、移動監管、行政執法、抽樣檢驗、遠程監控、電子溯源、信用管理等內容,達成企業從開業到關閉的全生命周期動態監管。

其中,移動監管系統利用移動互聯網在移動終端設備上實現“數據記錄全在線、網格頻次全覆蓋、檢查標準全統一、現場證據全固化、巡查監管全留痕”的監管執法模式。用移動終端掃描企業許可證上二維碼,企業檔案信息自動下載到巡查表格中,可以實時查看企業巡查、抽檢、處罰、信用等信息,提高執法檢查針對性和有效性。所有規范化檢查要點的法律條文事先被精準植入執法終端,現場檢查時通過打開相應巡查表格的鏈接,可隨時查看被檢查點的法律法規規定要求和對應的處罰條款,提高基層一線執法檢查的專業性、統一性和權威性。

食用農產品銷售:區塊鏈溯源加持

在廣州一家農貿綜合市場內,經營檔口上張貼有一張寫著“溯源+支付 ‘食安’有保護”的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便能顯示檔口的證照信息、近期進貨、快檢信息、監管信息等信息,點開某個肉菜品種,還能看到產地、貨源等信息。這便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廣州市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管平臺”,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通過平臺可立刻追溯上游市場。

廣州“肉、菜、魚”等主要品種以外地供應為主,進入廣州市的大部分外地產品經江南果菜批發市場、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批發分流。其中,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年平均交易量500余萬噸;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年交易量20余萬噸。針對解決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和食用農產品溯源難的問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探索,緊緊抓住江南、黃沙兩大批發市場這個“入穗總開關”,2017年起,在全市推廣應用“廣州市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管平臺”,采取區塊鏈技術,對入場銷售者主體信息、食用農產品進貨信息、交易信息等實施電子信息歸集管理,商戶每天通過手機微信小程序,及時錄入產品名稱、數量、產地以及檢測等進銷貨信息,形成完整的電子臺賬,消費者可以在檔口掃取“一檔一碼”查看產品信息,安心放心消費,進一步實現場內銷售的農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信息真實、查詢便捷。

目前,該監管平臺已覆蓋黃沙、江南等批發市場及中心城區部分二級農貿市場;并得到國家、省市場監管部門充分肯定,在省內多個城市推廣運用,設計運行理念在國家、省進口冷凍食品“冷庫通”管理系統建設借鑒。

餐飲監管:“互聯網+明廚亮灶”

到餐廳吃飯,廚房通透可見,廚師的操作一目了然,食客自然更加放心。如今,“明廚亮灶”搬到網上,讓外賣也同樣“食得放心”。廣州市按照“職能部門牽頭、政府財力支持、企業積極參與”的思路,積極探索“互聯網+”智慧監管模式,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建設,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促進落實各方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目前,廣州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重點監管單位視頻式“明廚亮灶”建設實現100%全覆蓋;全市3784家學校食堂及32家為學校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工作100%全覆蓋,實現校園食品安全可視化管理,全面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全力推進網絡餐飲服務單位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逐步實現“看后廚、點外賣餐飲”,全面提升全市餐飲安全水平。

食品生產:動態監管“一鍵式”溯源

食品生產小企業也能實現“一鍵式”溯源!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全部納入食品生產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共錄入數據2711萬條。該平臺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物料管理、生產過程管理及關鍵控制點設置等多項功能,引導中小型企業應用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全面規范生產行為。系統自動關聯相關信息,實現兩個“一鍵式”的溯源管理,即一鍵式從產品追溯到所使用全部原材料具體批次信息(逆向溯源),一鍵式從原材料追溯到使用該批次原材料所涉及全部批次產品(順向追蹤),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能實現精確定位問題產品召回范圍。

廣州積極創建智能監管升級,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非現場監督檢查機制。監管部門通過該平臺,可以動態掌握全市食品生產主要原料的來源,實現對原輔料的使用及生產產品情況精準定位,建立食品生產環節風險排查防控監管新模式,以在線快速篩查鎖定對象與線下現場檢查核實情況有機結合的方式,提高排查的速度和準確度,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蔓延擴散,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比如說,某個生產企業的產品出現問題,我們馬上可以鎖定使用問題批次的下游廠家。”上述有關負責人說道。

疫情防控:進口凍品溯源“快而精”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廣州市對進口冷凍食品采取集中監管倉模式監管,實施“相對集中、駐場監管、電子溯源、每件必檢、件件消毒、合格出庫”管理措施。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制訂出臺團體標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管理規范》,規范了集中監管倉設計配置、功能分區、運營管理、應急處置等全流程的操作標準。建立全流程閉環追溯管理體系,開發“廣州市進口冷凍食品溯源管理平臺”,通過對集中監管倉進口冷凍食品進行“預約入庫、溯源審核、檢驗消毒、五證出庫、自動賦碼”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推行“互聯網+”視頻監控系統,實施“市、區專班+駐場團隊”三級可視化線上聯動、實時調度、統一指揮,實現市、區、駐場團隊三級視頻監控。

截至2021年10月,廣州累計已對70多萬噸進口冷凍食品開展集中檢測消毒和賦碼溯源,構牢進口冷凍食品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文、圖/何穎思、穗市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