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工廠內,柔性生產線可實現多類產品“混產”;在廣袤農田,數字大棚里的自動化澆灌機集施肥、澆水于一體;輕點鼠標,遠程辦公、問診等線上服務新模式蓬勃興起。當前,行走荊楚大地,數字浪潮撲面而來,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如何進一步推進數字湖北建設?10月28日,省發改委對《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數字湖北建設的意見》進行解讀。
搭建數字經濟“摩天大樓”
前瞻部署6G等前沿技術產業
《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光芯屏端網”世界級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3萬億元,涌現一批世界級的數字經濟企業與數字產品品牌。
搶得先機,就能贏得未來。在新興前沿數字產業發展先導區,《意見》超前部署。我省將圍繞算力、算法、數據、安全等數字技術新賽道,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衛星導航、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前瞻部署6G、量子信息、類腦計算、微納電子、未來網絡等前沿技術產業。到2025年,基本形成前沿創新、應用融合、新興領域拓展等數字產業發展路徑。
以數字化轉型塑造“智造大省”新優勢。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個新智造企業集群,創建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以上,打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00家以上。
以數字化升級開辟“服務高地”新跑道。到2025年,打造若干國家現代服務業示范區,建成全國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高地。
“智慧農業”將得到更多應用。什么時候澆水、哪塊地需要施肥……這些原本靠人力靠經驗的事兒,今后都由“智慧大腦”來解決。到2025年,我省將打造10個智慧農業試點縣和100個智慧農業應用基地。
我省還將立起數字企業矩陣。到2025年,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力爭推動6萬家中小企業上云,培育150家上云標桿企業,全省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企業達到1400家。
描繪美好數字社會新圖景
智慧教育康養文旅提升幸福感
有溫度的數字,將更深入融入教育、康養、交通、文旅、社保等領域,創造出更多“聰明又好用”的應用場景。
利用5G高帶寬、低延時的特點,通過全息與虛擬技術的疊加,教師可實時“輸送”到遠端,以1:1等身4K畫質出現在千里之外的課堂上。這樣的智慧教育,將越來越多。《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10個智慧教育示范區、100個智慧校園示范校。
智慧康養也將更普惠便捷。我省將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推進智慧醫院、遠程醫療建設,構建覆蓋診前、診中和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到2025年,培育2-3家互聯網養老平臺運營示范試點企業和一批示范街道(鄉鎮)、示范基地,打造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示范省。
雙面環繞柔性屏卷軸上,川流不息的長江與奔涌澎湃的黃河完美展現。正在武漢籌備的文旅博覽會“大美中國”綜合館預展現場,向人們展示出智慧文旅新場景。
我省將加強超高清視頻、5G、VR/AR/MR等數字技術在文化創意、旅游會展等領域滲透,發展線上展示與線下實體體驗相結合的文旅服務新模式。到2025年,建設一批數字文旅產業示范企業、智慧旅游試點景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科技文化融合特色產業園。
數字政府再“升級”
經濟發展態勢將實現“一圖展示”
數字湖北建設,還將顯著提升全省經濟運行調節數字化水平、宏觀調控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和決策科學化水平。
我省將構建全省宏觀經濟、區域經濟、行業經濟等數字化分析系統,編制省經濟發展數字地圖,實現主要經濟指標智能化分析、可視化應用及經濟發展態勢“一圖展示”。加大政務數據、重要公共服務數據和社會數據的統籌力度,在社會態勢感知、綜合分析、預警預測、輔助決策等領域全面開展示范應用,實現政務數據“一屏全覽”。
政務服務方面,“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模式也將進一步“上新”。
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我省將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系統性重塑,促進線上線下政府和社會服務各類渠道深度融合。到2025年,建成覆蓋全省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實現省、市、縣“一網統管”全覆蓋,實現“一網統管”全域數據100%匯聚。將“一網協同”建設工作成效納入部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內容。到2025年,實現政府運行“一網協同”;建成省市縣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中心等。
省發改委介紹,為推動上述目標的實現,我省將出臺多項保障措施。
我省已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數字湖北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治理等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此外,還將依法通過政府采購方式對數字技術產品首購首用。發揮各級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統籌整合參股母子基金資源,優化基金投向,引導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應用示范建設。完善數字領域重大項目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配置和保障。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