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區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空鐵樞紐聚變 航空都會騰飛

2021-10-28 12:09:51    來源:大洋網    

白云國際機場

金秋十月,廣州花都迎來豐收季。

“十三五”期末,花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2.15億元,年均增長8.1%,高于省、市增速;九龍湖“灣區·中旅世界”、廣州北站免稅商業綜合體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地;地鐵九號線、廣清城際一期、廣州東環城際花都段先后開通運營,圓了花都人民多年的“地鐵夢”“城際夢”……

10月27日,廣州市花都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花都區代理區長李曉東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未來五年,花都將堅持“智造立區、樞紐強區”,高水平建設“國際空鐵樞紐、高端智造基地、創新活力都會、綠色宜居花都”,努力把花都打造成為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航空都會區、廣州經濟和人口重要承載區。

播下新一輪種子,靜待新一季花開。錨定清晰發展目標,花都奏響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最強音,應時而動、乘勢而上、砥礪奮進,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夯實發展根基 全力構建“一區一城一港”

何為花都的立區之本?數據最為直觀。2020年,花都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68.21億元,全市第三,“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6.2%,足以說明實體經濟在花都的支柱地位不可撼動。

“十四五”期間,花都將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個發展根基,堅持“智造立區”不動搖,加快建設“一區一城一港”,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花都中部,著力建設空鐵融合發展示范區。以主城區CBD和廣州北站商務區兩大重點片區為核心,打造高端服務城市功能區。記者注意到,主城區CBD提出“國際化中央商務區”的定位,重點推動保利國際金融中心、中建四局一公司總部、亞士創能華南總部等項目建成投用;廣州北站商務區則借助自身“流量”,重點推動“站、產、城”融合發展,形成聚合消費客流的新極點。

在花都西部,升級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車城。“十四五”期間,花都將堅定不移鞏固提升汽車制造優勢,強化東風日產等龍頭企業引領作用,順應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加大產業鏈招商,積極推動智能網聯封閉測試場建成運營,建設車路協同智慧交通。

在花都東部,創新發展臨空數智港。花都將統籌推進廣州臨空數智港2.62平方公里啟動區的規劃建設,提檔升級機場高新科技產業基地,大力引進人工智能、新型顯示、信創、半導體、區塊鏈、生物醫藥等相關產業。

收獲樞紐紅利 聚力發展樞紐型經濟

坐擁白云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兩大樞紐,花都一直致力于空鐵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空鐵聯運效率。如今,花都空鐵樞紐的“紅利效應”已然顯現,一座經濟樞紐正在廣州北部悄然崛起。

面向“十四五”,花都將始終堅持“樞紐強區”不動搖,搶抓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大機遇,推動花都從空鐵樞紐向經濟樞紐轉變,打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節點。

為保持澎湃發展動力,花都將持續提升國際空鐵樞紐能級。花都全力推進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爭取廣州北站二期站房盡早動工,努力實現與中心城區“半小時通勤”、與大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通勤”,為樞紐經濟引入源源不斷的流量。

如今,擁有流量加持的花都正謀劃打造國際免稅旅游消費中心。花都將全面融入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點打造主城區CBD、廣州北站-白云國際機場、融創文旅城、獅嶺時尚消費四大國際性商圈。市內免稅店、富力環球商品貿易港等一系列相關產業基地帶來的文旅消費潛力更是不可限量。

花都積極布局現代物流和供應鏈建設,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花都擁有便捷的物流基礎,實現“買全球、賣全球”將成為可能。花都正加快建立全球優品展示交易體驗中心,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等新業態,多渠道擴大生鮮冷鏈、鮮活貨物、高端藥品等特色優質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

培育投資熱土 打造超一流營商環境

便利的交通、優異的營商環境、豐富的業態……這些因素使得花都成為許多企業投資創業的首選。數據顯示,五年來,花都累計簽約重大招商項目250個、投資總額4764億元;累計建設重點項目604個,完成投資1103億元,越來越多龍頭企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投資企業選擇落戶花都。

“十四五”期間,花都將繼續為這片肥沃的投資熱土“澆水施肥”,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2021年,花都將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

花都堅持全區“一盤棋”招商,全面落實“鏈長制”,做實深圳駐點招商,拓展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強化產業鏈招商、總部招商、以商招商,大招商、招大商,推動更多世界500強、知名跨國公司、行業“隱形冠軍”在花都集聚。

除了主動出擊,更要筑巢引鳳。花都緊緊圍繞“打造超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全面提升服務水平,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打響花都“成就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品牌,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花都將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深入實施“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全面推進涉企事項“全程網辦、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實現政務服務100%網辦。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簡化涉企生產經營和審批條件,以“減證”推動“簡政”,推動企業“準入即準營”。

此外,花都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主動上門服務,為市場主體創造更公平、公正、可預期的發展環境。不斷健全用地支持、金融助力、用工保障等惠企政策,深入推進“親商助企26條”及實施細則等系列政策落地落實,實現政策兌現業務“一次申報、一口受理、快速兌現”,并試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建設宜居家園 打造廣州經濟和人口重要承載區

空鐵樞紐為花都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想將“游客”變成“居民”,要依靠宜居的城鄉環境。顯而易見,花都做到了這一點。數據顯示,花都十年凈增人口約70萬,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充分顯示了花都的吸引力。

在城區,花都穩妥推進城市更新,同時注重拓展高品質產業空間。聚焦機場周邊、廣州北站周邊、主城區CBD和花都湖南部重點片區,花都堅持“留改拆”并舉,努力實現產城融合發展,下一步還將完成16個老舊小區改造,協同推進電梯加裝、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等工作。

在農村,花都積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十四五”期間,花都將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建設為契機,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充分激活農村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率先在全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花都將高水平建成20條新鄉村示范帶,構建“點上出彩、面上出新、帶上成景、全面鋪開”的嶺南特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群。美麗鄉村的建設,不僅為花都鄉村三產融合帶來強大助力,更擦亮綠色宜居的花都名片。

如今,花都的人居環境日益改善,民生實事逐件得到落實:花都湖三、四期相繼建成,市民廣場、新圖書館、青少宮等項目主體工程完工,花都大道快速路等一批重要交通節點和“斷頭路”被打通,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啟用招生……這座樞紐之城吸引著越來越多市民來到花都,成為“新花都人”。

數說花都

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2.15億元,五年來年均增長8.1%。

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68.21億元,總量全市第三,五年來年均增長6.2%。

2020年,辦稅服務滿意度全市第一。

五年來,汽車產業累計實現產值8765.93億元,年均增長6.0%。

五年來,累計簽約重大招商項目250個、投資總額4764億元。

五年來,高新技術企業從264家增至767家,年均增長30.6%。

五年來,金融業增加值從0.63億元增加到48.94億元,增長約76.7倍。

以花都為核心的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考核連續三次全國第一。

十年凈增人口約70萬,增速全市第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曉宜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花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