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巨款“從天而降”!中小微企業受益率提高到66%

2021-09-09 15:00:26    來源: 北京日報    

7月27日這天,北京天融信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HR趙彬彬驚喜地發現,公司的社保支付賬戶上突然多了一筆77萬余元的大額進賬。趙彬彬猛然想起,“可能是失業保險費返還的錢到賬了!”再一細查,還真是這筆錢。全程“無感”“無接觸”,足不出戶“坐”等資金返還,趙彬彬頭一回感覺到,跟以往主動向政府要錢的滋味大不相同了。

今年,本市對失業保險費返還實行“免申即享”政策,企業無需申報,返還費用將自動進入企業賬戶。

一筆巨款“從天而降”

“這跟原來太不一樣了,我都沒申請,錢就自動打進來了!有點天上掉餡餅的感覺。”以前申請失業保險費返還的時候,趙彬彬要先從網上填寫很多內容。如果網上申請沒能審核通過,她就得背著一大摞員工勞動合同到社保大廳的柜臺人工辦理,趕上人多的時候,排隊就得半天時間。

“失業保險費返還將實現‘免申即享’!”今年7月初,趙彬彬從網上看到了新聞。這一回,還真什么都沒用她做,沒有網上申報,沒交一張材料,也沒往社保大廳跑一趟。突然有一天,一筆巨款就“從天而降”。

企業想要獲得政策上的資金支持,必需經過主動申請、提交材料、等待審批、資金到賬。“這樣一個程序,總有一種乙方向甲方伸手要錢的感覺,從地位上就感覺是不對等的。”很多企業都是這樣的感觸。還有很多中小微企業因為職工人數少、繳費標準低、享受返還金額較少,申請失業保險費返還的積極性不高,甚至還有根本不知曉政策的。去年全市只有7.88萬家中小微企業享受了失業保險費返還,政策受益率僅為14%。

從“企找政策”向“政策找企”轉變

“判斷企業能否享受失業保險費返還的重要指標是參保人數、繳費時間、裁員率等,這些數據都可以依托社保系統篩查、計算得出。那為什么還要讓企業自己來申請呢?我們通過社保系統數據,自動比對校驗,篩選出符合條件的企業,主動向他們撥付資金,讓數據信息多跑路、用人單位免跑腿,這不是更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嗎?”一個從“企找政策”向“政策找企”的轉變計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并迅速實施。

市人力社保局深入挖掘社保庫數據,依據政策條件為企業“畫像”,分類標記不同規模、裁員率的企業。依托大數據平臺,共享市場監管、經信等部門數據,夯實“免申即享”數據支撐。

最終,由系統依據設定好的政策條件自動進行多輪數據比對,確定了享受政策企業名單。通過與工商銀行等16家銀行合作,實現資金電子撥付取代紙質單據撥付。流程由“申請、受理、審核、提交補充材料、公示、撥付”全面優化為“系統自動識別、自動公示、自動撥付”,政策服務模式由“企業申報、逐級審批、資金撥付”徹底轉變為“主動篩選、精準發放、企業無感享受”。40余萬家企業從政策啟動到獲得返還,最快用時14天。

中小微企業受益率提高到66%

截至8月底,公示第一輪“免申即享”資金已經返還到位,涉及資金逾9億元,覆蓋用人單位42.3萬家,超過政策實施6年來累計數量的181%,中小微企業受益率提高到66%。符合條件的企業,除納入重點核查范圍的,實現應享盡享快享。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從“免申即享”實施1個月的效果看,實現了政策覆蓋范圍、中小微企業享受數量的“兩個大幅提高”,從源頭上破解了中小微企業申請意愿低、享受率低的“雙低難題”,為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和政策公平普惠探索出了一條有效路徑。

下一步,將以政策實施效果為重點,對“免申即享”政策經辦模式進行全面評估,進一步完善以大數據和社會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新型政務服務模式;全面梳理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政策,以“普惠”“易享”為標準,不斷擴大“免申即享”事項范圍,推動營商環境改革不斷“提速”。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