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橫空出世奪人眼球,“專精特新”板塊更是引發各界關注。近日,在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洛陽有6家上榜。至此,洛陽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總數增至14家;省級71家。
洛陽是“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布局的工業基地。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洛陽調研時強調,要抓大不放小,既激發大院大所大企業的內生動力,又大力開展“雙創”活動,培育高潛質、成長型中小微企業,以“專精特新”企業的鋪天蓋地,逐步造就頭部企業、獨角獸企業、領軍企業的頂天立地,努力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和裝備制造業基地。
洛陽市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強化使命擔當,堅持產業創新雙驅動,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為“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提供產業支撐。
1
“專精特新”發力“小巨人”脫穎而出
“這堂課太及時了,讓我們中小企業更加認識到知識產權對產品、市場保護的重要性。”8月26日,剛剛聽完洛陽市工信局組織的《“專精特新”企業IP的管理》線上培訓課的曲洪普對記者說。
今年8月,曲洪普任總經理的河南通達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剛剛被評為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他內心的熱乎勁還沒過去。
與通達股份一同入選的企業,在洛陽還有5家。
聚焦“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
專家指出,這些“專精特新”企業的規模可能不大,但是都有“獨門絕技”和“拳頭產品”。相較于中國500強企業的“大而全”,它們呈現的是“小而美”。
“產業是強國之基、興國之本。”洛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徐衣顯說,洛陽作為重要工業基地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大院大所大企業云集,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具有門類較為齊全、部分領域優勢明顯的產業基礎,加上借力政策的東風,一批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茁壯成長。
作為行業翹楚,無論是我省首個在科創板上市的建龍微納,還是去年在創業板上市的新強聯,近來都以其優異的業績和良好市場表現在資本市場叱咤風云。
“小巨人”也能扛大梁。在省政府參事、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看來,洛陽一直以來有重視科技創新的傳統,并且設立了創投基金,科技研發投入居全省首位。得益于此,一批“小巨人”企業脫穎而出,正成為洛陽制造業大市的基石與希望。
2
跳出洛陽看發展小巨人面臨“成長的煩惱”
“‘專精特新’企業多為民營企業,且多處在產業鏈中下游,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做配套。”洛陽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科副科長夏元祥介紹,進入“小巨人”之列,就意味著符合了工業“四基”發展目錄和制造業強國十大重點產業領域。
洛陽“小巨人”也面臨“成長的煩惱”。翻開洛陽14家“小巨人”企業名錄,還有其他引人注意的細節。“從企業構成來看,大多是裝備制造類企業,尤其是重型裝備,在專業方向上,還有一些是特殊原材料。這與洛陽傳統產業基礎有關。”夏元祥介紹。
跳出洛陽看排名,截至目前,全省共認定207家“小巨人”企業,排在第一位的鄭州有63家企業,新鄉、許昌以其民營經濟活力四射緊隨其后,洛陽以14家居第四;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全省共1028家,排在第一位的鄭州有232家,洛陽以71家仍居第四,兩項數量占全省比例均不到7%。
專家分析,從省內上榜情況看,新鄉、許昌數量分別超過洛陽,這與長期以來洛陽國企規模大、民企規模小,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有關。
再跳出河南看洛陽。據公開報道信息,以中部地區城市為例,“小巨人”企業長沙71家、合肥61家、武漢49家,湖南株洲也達到38家。
“橫向比較,洛陽的差距顯而易見,這還與洛陽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持續創新能力不足,以及營商環境需改善等有關。”專家表示。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院長劉玉來教授建議,洛陽要加強對中小科技型企業的研究,挖掘自身資源特色、產業特色,比如,在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新材料、工業機器人等領域,鼓勵企業成立創新聯盟,攜手攻克業內“卡脖子”問題,增強“小巨人”核心競爭力。
3
產業創新雙驅動“小巨人”引領大產業
作為產業鏈、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專精特新”企業是諸多細分領域的示范和標桿,也日益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競爭力重要指標,引起了各地競相追逐。
未來幾年內,我省將對標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規劃目標,計劃到2025年,每年擬認定1000家左右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堅持把創新落實到產業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持續強化“產業創新雙驅動”。
“洛陽要在‘小巨人’上再突破,必須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持創新引領,走‘產業創新雙驅動’之路,讓大院大所大企業的創新資源‘動’起來,讓各類科創要素在河洛大地加速奔流。”徐衣顯表示。
時針愈往前走,洛陽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的力度愈大。
今年以來,洛陽市更是在“小巨人”企業培育壯大上持續加碼:《洛陽市深化提升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行動計劃(2021—2025年)》《洛陽市制造業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洛陽市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服務實施方案》《洛陽市推進制造業“三大改造”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先后發布。
“洛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密集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構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利好,凸顯做大‘小巨人’的決心。”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張項民說。
具體部署上,洛陽市強調注重完善產業引導基金體系,做大政府引導基金規模,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完善配套中介服務機構,滾動支持一批“專精特新”及高成長性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精準施策,有效開展招商引資。選取一批龍頭企業,緊盯上下游、左右鏈,用好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產業集群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質量,做大產業集群。
依托“萬人助萬企”活動,各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一企一策,解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痛點堵點難點。
……
沐東風、擂戰鼓,聚合發力產業創新雙驅動,讓“專精特新”企業鋪天蓋地、讓大企業頂天立地,千年古都正煥發新氣象。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