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補充渠道、提升福利待遇、職稱評定傾斜……河北省不斷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傾斜和支持力度——
讓鄉村教師“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
教師是鄉村教育的靈魂,是辦好鄉村教育的關鍵。據了解,河北省有35萬名鄉村教師,他們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為激勵更多鄉村教師扎根鄉村教育事業,近年來河北省不斷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傾斜和支持力度,讓鄉村教師有更多歸屬感、獲得感,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暢通補充渠道
優化鄉村教師結構
為了解決鄉村教師師資不足的問題,河北省完善鄉村教師長效補充機制,建立起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機制,推進特崗計劃,吸引優秀青年到鄉村任教。
何沫菲是特崗教師中的一員。3年前,她來到元氏縣溝北鄉,先后走上了教學點、中心小學的講臺。
她執教過的溝北鄉東城角教學點,班里有20多名學生,比城市學校少一半。輕松嗎?也并不是。“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家里老人管不了,都得靠老師。更偏遠的地方,往講臺上一站,就是全科教師。”
“在鄉村,學中文的教美術,學化學的教音樂,并不鮮見。”石家莊市教育局教師工作和教育交流科科長高建華介紹,受學校規模、編制數量、課程設置等多種因素影響,特崗教師一人多科現象普遍存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特崗教師擔任1至2個學科教學任務的超過一半,承擔3至4個學科的超過四分之一。
針對這一情況,石家莊市教育局開展了農村薄弱學科特崗教師專項培訓,以音樂為例,與石家莊市藝術學校合作,組織農村音樂教師專題培訓,提升特崗教師的綜合素質。同時,對新入職特崗教師開展全科專項培訓,深化學科間橫向聯系,有效提升了全體新入職特崗教師對跨學科概念的把握能力。
除了培訓,石家莊市還鼓勵高校教師、主城區教學名師走進鄉村,采取流動課堂、現場診斷等形式,為特崗教師定向提供精準全科教學專業指導。
與城市教師相比,鄉村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育教法上相對滯后。“前些年,教室里安了多媒體設備,我們都不會用,覺得這是花架子。”一位鄉村教師說,這種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在課堂上很普遍,“我們很少用啟發式教學,覺得一遍遍引導學生浪費時間,不如多寫多算提分快。”
為此,河北省致力于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每年投入專項資金,開展鄉村教師“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組織省級農村薄弱學科培訓,并利用遠程教學、數字化課程等信息技術手段,推進實現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
“交流更多了,教學上的想法更多了,工作上爭先創優的信心更足了。”何沫菲用這三個“更”總結了3年來自己的變化。
待遇提升
鄉村教師留下來
“我剛參加工作時,土坯房宿舍,到處透風,燒煤爐子取暖、做飯,手上不是白色就是黑色,上課用粉筆滿手白,下課生爐子滿手黑。”趙建珍是阜平縣龍泉關學校的校長,工作20多年,她見證了鄉村教師住房條件的改善。
說到宿舍的變化,饒陽縣留楚鄉中心學校教師李世舉也深有體會,“1996年一場大水,把我們低矮的宿舍沖成了危房,到處都可以看見裂縫,晚上睡覺提心吊膽。現在宿舍里微波爐、抽油煙機、熱水器全給置辦齊全了。”
趙建珍和李世舉點贊的背后,是河北省為改善鄉村教師生活條件所做的努力。加大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作,去年全省投入資金2.95億元,新建教師周轉宿舍672套,截至去年年底,累計修建教師周轉宿舍16294套。
“不光是宿舍升級了,現在我們的工資卡,也比以前‘厚重’了。”李世舉說,26年前,她剛上班時,工資只有100元左右。同學們有在縣城工作的,也有在鄉村種地、賣菜的,就屬她的收入低,“現在不光高過了公務員,還高過了城市里的同行。”
近年來,河北省提高鄉村教師地位待遇,增強職業吸引力。規定市縣在核定中小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向鄉村教師傾斜,去年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累計為鄉村教師發放工作補貼14.22億元。
“去年河北省已有57個縣(市、區)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8.6萬余名鄉村教師累計享受生活補助2.98億元。”省教育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此基礎上,河北省還推出鄉村教師幫扶計劃,對遭遇突發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鄉村教師進行救助幫扶,去年為1.5萬名鄉村教師紓困。
此外,河北省還推進鄉村教師定期體檢工作,關注鄉村教師身體健康。讓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熱愛鄉村,扎根鄉村。
綠色通道
打破鄉村教師職業天花板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范教師、特級教師、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看到這些閃亮的光環,有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城市里的名校名師,其實她是在阜平的山溝溝里工作了近30年的教師張建華。
2016年以來,河北省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為從教30年鄉村教師頒發榮譽證書,組織開展“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申報獎勵活動,共評選“優秀鄉村教師”808人、“優秀鄉村教育工作者”90人,每人獎勵1萬元……一系列舉措,讓鄉村教師發展有了新的期待。
曾幾何時,評職稱是鄉村教師們的大難題。“首先,鄉村學校分到的職稱晉升名額少,增加了困難。其次,鄉村教師手里的證書太少,競爭力低。再次,鄉村教師資源少、機會少,發論文、做課題都處于劣勢。”一位鄉村教師介紹,因為難度太大,一些同事直到退休,職稱都上不去。
針對這一難題,河北省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降低鄉村教師申報條件,提高鄉村學校崗位設置比例,評審向鄉村學校教師特別是艱苦邊遠貧困地區和教學點教師傾斜。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河北省新評選中小學副高級教師中鄉村教師占比都超過了60%。
趙建珍說,同事們把職稱評聘傾斜政策稱為“綠色通道”,“有了這個通道,老師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拼勁兒很足。”
2017年7月,“河北省名師張建華工作室”在張建華所在的阜平縣大園小學成立。這位鄉村教師,把一所鄉村小學的教學經驗推廣到了全省,建起全省第一個設在偏遠山區鄉村小學的省級名師工作室。
“這給了我們很大觸動,鄉村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上發揮這么大引領帶動作用,現在評優課,省級、市級課題我們都積極參與。”一位鄉村教師介紹,她正在申請關于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課題,努力實現“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跨越。”
“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不僅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還將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更多新動能。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