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新科技也被運用在垃圾分類處理上。近日,位于天河區元崗街道元崗·智匯PARK就迎來了一位新伙伴。
一按紅色按鈕,四個金屬垃圾箱緩緩升起,“藏”在地下的垃圾收集桶露出廬山真面目。原來,地面每個看上去小小的金屬垃圾箱下面,都連著一個垃圾收集桶,平時“藏”在地底,清運時才露出地面。這種地埋式的垃圾分類投放點,讓在園區工作的員工避免了傳統投放點帶來的垃圾異味、污水滿溢等鄰避煩惱,為園區營造了更衛生干凈的環境,也為這個入駐了不少信息技術企業的園區,增添了一抹科技感十足的色彩。
漫步在天河客運站西北側的元崗·智匯Park,能感受到這里充滿著科技的元素。
園區內立體停車場前的休閑廣場,是園區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而剛剛完工的地埋式垃圾分類投放點,就在休閑廣場旁。
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設垃圾投放點,不會讓人不愿靠近么?
記者注意到,這個智能化地埋式垃圾投放點,不但沒有影響到市民日常的休閑、社交,反而還吸引了園區不少市民前來圍觀。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地埋式垃圾投放點,造型簡約,不但有位市民擋風遮雨的頂棚,也有洗手液、洗手池等清潔設施,四個金屬垃圾箱科技感十足,按照“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分類依次排列。
垃圾告別裸露異味滿溢
這個垃圾收集點一鍵入地
與傳統的垃圾分類桶不同,地埋式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垃圾收集桶平時“藏”在地下兩米處,只有在清運的時候才露出地面。
管理員莫姐通過投放點旁的一塊觸摸屏,操控設備的升降。她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然后按下了操控升降的紅色按鈕,四個金屬垃圾箱緩緩升起,短短幾秒鐘,藏在地下的垃圾收集桶露出廬山真面目。原來,每個看上去小小的垃圾箱下面,都連著一個垃圾收集桶,平時“藏”在地底,清運時才露出地面。環衛工人將裝滿垃圾的收集桶抽出,清空后再將空桶放入放回。這樣一來,垃圾的臭氣不會外泄,也不會招引蚊蟲之類。
小小垃圾投放點
有著“十八般武藝”
除了能隱身,這種垃圾桶還有著“十八般武藝”。
記者注意到,每個垃圾投放口上方配備紅綠兩個指示燈和一個感應裝置。
一位市民在垃圾桶投放口輕輕一揮手,垃圾桶上的蓋子就自動打開。“蓋子平時蓋著,我們丟垃圾的時候,揮一揮手蓋子就開了,雙手也不用與垃圾桶接觸,很干凈。”投遞完垃圾的市民欣喜地表示。
據了解,平時投放口處于關閉狀態,市民只需在相應的投放口上方揮揮手,感應器就回靈敏地檢測到揮動,投放口自動打開,市民完成垃圾投放以后,投放口又會自動閉合。
另外,紅綠兩色指示燈也大有作用。投放口的綠燈亮時,顯示“可投”字眼,表示市民可以投放生活垃圾;紅燈亮,顯示“已滿”,就是提醒保潔人員需盡快清理垃圾,更換垃圾桶,保證投放口的正常使用。
地埋式垃圾投放點
有望走進住宅小區
在這樣一個以科技信息企業為主、以年輕白領為主的創意園區,這座極富科技感的地埋式垃圾投放點一啟用,就引來不少在園區工作的白領圍觀。
園區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不少傳統全地面的垃圾投放點常有垃圾滿溢滲漏污水的問題。如果收集桶收藏在地下,則可減緩垃圾滿溢或產生的污水帶來的問題。
但是這個地埋式垃圾分類投放點,并不是簡單將桶埋在地下那么簡單。據介紹,該設備在地下還設有臭氧、消毒殺菌除臭的功能,并設置了污水管道引導污水流向沉淀設備,確保垃圾在地下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據悉,元崗·智匯PARK的這套地埋式垃圾分類投放點是廣州優化垃圾分類桶點上的一次嘗試。除了產業園區,未來,這種地埋式垃圾投放點也有機會走進一些具備條件住宅小區。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