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今年1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恐龍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在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發現了一批恐龍足跡。這是該地區有關恐龍的首次報道,擴大了白堊紀恐龍在中國的分布版圖,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特別的是,這一批恐龍足跡最初的發現者,是一位來自廣州的初中生——去年7月,剛剛初三畢業的倪子杰來到懷集縣,在一處建筑工地邊發現了這些恐龍腳印。
為何一位初中生能發現恐龍足跡,這僅是偶然嗎?1月22日,記者在廣州市駿景中學見到了這位熱愛古生物的少年。倪子杰高高的,微胖,笑起來很靦腆。他說,自己已看了大幾千篇專業論文,最常去的地方是建筑工地和大山,足跡遍布廣東。
倪子杰同學是古生物學愛好者
7個腳印,讓白堊紀恐龍在中國分布版圖進一步擴張
去年7月,倪子杰去桂林參加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路上,他了解到懷集縣有白堊紀的地層,聽說曾有地質隊在此處挖出過疑似恐龍的動物骨骸,便和媽媽一起前往尋找。
到了懷集縣,倪子杰定了幾個點前往勘察,卻無所獲。準備離開時,在鄰近高鐵站的一處建筑工地上,他看到一片裸露的巖層剖面,巖性比較細膩,上面有不少波痕,“可能在白堊紀時曾是湖灘”,還有像雞爪印一樣的,邊緣清晰,能連成串?!爱敃r想著會不會是恐龍足跡,就拍照在微博上發給了邢立達教授?!?/p>
倪子杰發現的恐龍足跡(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據媒體報道,當月21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課題組、地質與古生物專家張顯球等專家學者,以及倪子杰及其父親來到了懷集,對已暴露的恐龍足跡及其巖層層面進行詳細研究。據介紹,該區域地層屬于白堊系閘崗群馬屋組,時代為早白堊世晚期–晚白堊世早期。
當時,恐龍足跡暴露于砂巖表面,其上發育有明顯的不對稱波痕。研究人員共發現7個獸腳類恐龍腳印,包括一道行跡和兩個孤立足跡。其中,由5個腳印組成的一道完整獸腳類恐龍行跡的保存狀態最好,尺寸中等,被歸入副強壯足跡屬。另外兩個孤立的足跡分別被歸為了實雷龍足跡類和蹺腳龍足跡類。
2021年7月,專家學者來到懷集研究恐龍足跡。(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1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恐龍足跡研究團隊宣布懷集縣這一恐龍足跡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論文發表于國際古生物學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
學者們將這一批足跡暫時歸入了“副強壯足跡—實雷龍—蹺腳龍足跡”組合,這樣的獸腳類足跡組合曾出現于四川省和安徽省的白堊紀巖層。但與后兩地出現的組合相比,懷集足跡點的緯度相對較低。因此,懷集足跡點所產出的類似的足跡化石組合可以表明,在白堊紀時期,中國的“副強壯足跡-實雷龍-蹺腳龍足跡”組合可能分布更廣。
此前,廣東的南雄、河源盆地,廣西的那派盆地以及湖南的株洲盆地都曾發現過恐龍化石,但在廣東西北部、廣西東部和湖南南部的交界地區卻鮮有關于恐龍化石的報道,懷集盆地也幾乎沒有任何相關記載。這次懷集足跡點的化石記錄作為該地區的唯一證據,有助于重建粵桂湘三地交界地區的白堊紀中期恐龍群。
少年足跡遍布廣東,發現化石并非偶然
“廣州初中生發現恐龍足跡”的話題曾登上熱搜。許多網友說:“我看到恐龍足跡的話,只會認為是石頭上有坑。”倪子杰今年16歲,這是他首次發現恐龍足跡,但這并不是他首次發現古生物化石。在父親倪朝陽看來,兒子這次小小的高光時刻,并非偶然,更多源于積累。
倪子杰對古生物的熱愛始于六年級?!爱敃r看到一本講化石的書,覺得化石很漂亮,然后就慢慢深入了解?!蹦咦咏軐胖参?、昆蟲、魚等古生物都十分感興趣。初中時,他在河源一處博物館中看到許多恐龍蛋,又受到觸動,迷上了恐龍。
采訪當天,倪子杰和父親
他自學了許多關于古生物和化石的知識。“平常我喜歡看專業論文,看地質圖找相應的剖面,在衛星圖上面定點。”三年多時間,他已經看了大幾千篇論文,其中不乏英文論文。
周末及假期,只要有空,倪子杰就會和爸爸一起在省內到處跑,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尋礦探石。他們的足跡遍布廣東,也到過老家湖南。佛山三水盆地的化石資源豐富,他們更是去了一兩百次?!八赃@么高頻率地跑,發現恐龍足跡也不算偶然,更多源于積累?!逼涓赣H倪朝陽說。
倪子杰最愛鉆入山里去,找尋化石的蹤跡。(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跑的次數多了,倪子杰也慢慢摸索到廣東地區各個時代化石的特點,還有了一套勘察流程——“先看是不是沉積巖;二看年代,廣東這邊泥盆紀以前的地層很多都變質了,所以化石很少;三看巖性,在礫巖中很難找到化石,石頭變質了也很難找到化石?!?/p>
建筑工地和大山是倪子杰最愛的兩個地方。因化石形成于沉積巖層中,在建筑工地施工挖開的巖層中,山體斷面處,都更容易找到化石。
家里擺滿了兒子挖來的化石、礦,倪朝陽形容“亂七八糟一大堆”。平常,兒子鉆入山里,倪朝陽會在車里乘涼、吹空調,“山上蚊子又多又悶熱,我是受不了的?!倍鴮δ咦咏軄碚f,這份行動力源于熱愛,“到山里找石頭并不累,很幸福?!?/p>
倪子杰發現的化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跟石頭較上勁的少年,朋友都是“忘年交”
倪朝陽十分支持兒子的愛好,保護著他熱愛采石挖礦的這股“犟勁”?!靶r候帶他去爬山,回來之后他兩個口袋里都會裝滿石頭,口袋是臟的,指甲縫里都是土,但我們不會罵他。”知道湖南常德桃源縣有座山上盛產瑪瑙,倪朝陽還專門自駕200多公里,帶兒子去撿石頭。
在探索古生物學這一愛好的過程中,倪子杰提出的問題常常超出學校地理老師的能力范疇,因此他還會主動找專家學者求知解惑——在網上看到專家教授的聯系方式,自己就找過去拜訪?!般@入石頭堆里”的少年,常常與同齡人聊不到一塊。說到這,倪子杰靦腆地笑了,“他們都覺得我傻傻的?!蹦叱柎蛉さ溃瑑鹤拥呐笥讯际怯幸欢昙o的學者,其中不乏“忘年交”?!翱吹竭@么認真的孩子,他們都會被他的求學熱情打動?!?/p>
倪子杰初中就讀于廣州市駿景中學。在學校2019年12月舉辦的科技節中,他擺了一個攤位,展示的全是自己在廣州周邊及外地發現的礦和化石,引人注目?!芭c眾不同的是這個帥哥‘不務正業’,跟石頭耗上了,我看好你!”當時學校德育處主任秦東翔發了一條朋友圈,在他的教學經歷中,這樣的孩子難得一見。
在學校的科技節上,倪子杰擺攤展示自己發現的礦、化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未來,倪子杰想報考與古生物學相關的專業。目前在肇慶讀高中的他,學業忙了起來,“挖石頭”的時間也少了。倪朝陽有些擔憂,兒子偏科,成績一般。“他喜歡文科,而大部分學校的古生物專業需要選擇理科,但是路還很長,我支持他一直走下去?!鼻貣|翔表示,希望未來人才評價能進一步多元化,尊重特色人才個性化發展,“讓這些在某些方面特別突出的孩子,不受分數約束,都有機會一展所長?!?/p>
跟石頭較上勁的少年,其好奇心與行動力十分珍貴。采訪結束后,倪子杰和父親一起回湖南老家。路上,在英德的一處山里,倪子杰又拿上地質錘,下車去敲起了巖石。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曉星 見習記者:林欣潼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曉星 見習記者:林欣潼(除署名外)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