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干線西段取得新進展,預計明年6月前通車

2022-01-20 19:34:03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20日,記者來到南大干線番禺大道節點立交匝道處看到,此處主線跨線橋橋體已具規模,聯通南北。記者從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項目管理中心”)了解到,南大干線西段已完成東新高速至國道G105段主線主體結構、番禺大道節點立交南北向主線跨線橋及東西向主線下穿隧道主體結構,預計番禺大道節點立交南北向主線跨線橋今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工程第三標段年底完工,南大干線全線明年6月前通車。

將建成番禺區最大的市政道路立交,提升通行效率

20日,記者來到番禺大道節點立交處看到,番禺大道節點立交的部分匝道已經建好等待聯通,南北向主線跨線橋主體結構已建設完成。

記者了解到,此處周邊商業比較發達,又是重點打造的“黃金商區”,項目原有立交難以滿足通行需求,在高峰期堵塞嚴重,需要進行改造。“現在新建的渦輪式全互通立交,利于改善交通通行能力,建成后可以滿足周邊的商業運作需求。”廣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番禺大道節點立交項目負責人王鵬告訴記者。而這也將成為番禺區最大的市政道路立交。“從漢溪到大石的車輛需要在番禺大道調頭,以后通過立交的匝道直接左轉就可以到了,減少番禺大道交通壓力,節省通行時間。”王鵬說。

番禺大道節點立交南北向主線跨線橋預計將于今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原來的跨線橋建設于1992年,長度較短,為單向2車道,新建后的跨線橋為單向3車道。從這座跨線橋可以直接‘飛’到番禺大橋了。”王鵬介紹稱,市橋方向的車輛可以直接通過跨線橋行駛至番禺大橋再連接華南快速,不用經過下面平交口,提高車速、節省通行時間。

南大干線設計時速、車道增加,過街設施、慢行系統完善

全長30千米的南大干線項目項目西起東新高速西側鐘三路,東至蓮花大道,是廣州市、番禺區兩級共建的省市重點市政工程。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主管,項目管理中心、廣州新中軸建設有限公司、番禺區交通運輸局共同組織實施建設,其中番禺大道節點立交由廣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承包實施。

項目按城市快速路設計,按主輔分離式設計,主線雙向六至八車道,設計行車速度60-80千米/小時。全線共設立交23處,包含互通式立交5座,下穿隧道8座,跨線橋10座。“南大干線通過5座互通立交與東新高速、新光快速、番禺大道、南沙港快速以及新化快速這5條重要的縱向道路連接,有效提高交通轉換,完善城市路網。” 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項目負責人李佳告訴記者。同時,原道路設計標準40公里/時,現在南大干線沿線整體的設計速度是80公里/時,設計速度提高了一倍;原道路是雙向2車道或雙向4車道,項目完工后車道增加,通行效率將有很大的提高。

此外,為了通行方便,南大干線還設置了12座人行天橋。“特別是在學校、醫院路段設置人行天橋,滿足周邊居民過街的需求。”李佳表示,因征地受限,原設計有3、4座天橋有無障礙化建設,目前正創造條件增加這一數量。同時,考慮到原道路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設置不完善,新建后車道增加,同時設置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保證市民出行時有完善的慢行系統。

交通大動脈聯動大灣區,產業中軸帶動發展

南大干線是聯動大灣區的交通大動脈,往西通過番海大橋與佛山市銜接,往東可通過擬建蓮花山過江通道與東莞市相連,往南連接國家級自貿區-南沙新區,建成后將有助于緩解不斷增長的交通壓力并提升沿線城市發展層次及愿景。

此外,南大干線還是一條大灣區產業“中軸”,串聯起廣州南站地區、長隆萬博片區、大石先進制造和科技創新園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廣州大學城、番禺汽車城、東部蓮花灣等七個重大平臺,可進一步強化廣州在大灣區協同發展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東段已開通,預計2023年6月前全線開通

記者了解到,南大干線項目各標段自2017年9月陸續開工,其中,由項目管理中心負責建設的南大干線東段市新路至蓮花大道總長14.24千米,已于2021年6月30日開通試運行,為新造鎮、化龍鎮沿線居民及廣汽產業園提供便利的通行條件。

南大干線西段已完成東新高速至國道G105段主線主體結構、番禺大道節點立交南北向主線跨線橋及東西向主線下穿隧道主體結構。而G105國道到番禺大道以及番禺大道至省婦幼醫院段,受前期的管線征拆的影響,現在還在進行主體結構的施工。下一步市交通運輸部門將繼續加強與番禺區政府的協作,共同完成南大干線的各項建設任務,確保2023年6月前全線開通。待西段完工開通后,佛廣莞都市圈高(快)速干線路網將進一步完善,市民出行品質也將進一步提升。

市區協同作戰,共克建設難題

記者了解到,由于干線建設線路長,沿線東西橫跨5個街鎮,34個行政村,上跨或下穿東新高速、G105國道、新光快速、番禺大道、漢溪大道、南沙港快速、新化快速、石化大道、東二環高速、金山大道、蓮花大道等25條市政道路或高速路,工程建設面臨著協調主體多、難度大,作業面狹小等難題。

為破解上述難題,市交通運輸局及時組織召開協調會解決上報議題,并多次開展現場調研、現場辦公,積極推進項目進展。為破解征地拆遷難題,番禺區政府積極采取區委區政府雙督辦模式,定期召開協調會協調解決工程推進的實際問題。項目管理中心嚴格執行領導包案制度,與番禺區相關部門建立起順暢的協調溝通機制,對工程推進難題采用清單銷賬式管理模式,制定科學方案、逐一攻克,切實當好項目推進的“排頭兵”。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盧夢謙 通訊員 李佳 陳潔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高鶴濤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