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香雪小學舉辦研學活動。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實習生唐廣順攝
研學活動后,同學們展示了自己的收獲成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實習生唐廣順攝
1月15日,廣州市中小學生迎來“雙減”下的首個寒假。日前,廣東省教育廳部署寒假“雙減”工作時,提出學校要合理布置寒假作業,鼓勵布置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堅持規律作息、鍛煉健康體魄、培養廣泛興趣、分擔家務勞動。
“雙減”下,寒假作業有何不同?孩子們如何充實地度過寒假?記者從市內部分學校了解到,書面作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探究式、實踐類的作業,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現五育并舉。除此之外,假期遇上春節與冬奧會,作業多了“年味”、多了“冬奧氣質”,不少學校還鼓勵學生走出書本,進行研學,觀察自然,了解社會。
寒假年味“香”
春節向來是寒假“重頭戲”,“年味”也滲透至寒假作業之中。
天河區龍洞小學布置學生閱讀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觀看相關的電影或紀錄片。了解有關春節的傳統習俗后,同學們還要和家人一起實踐——開一場家庭小型聯歡會、寫春聯、護養年桔、貼年畫、辦年貨、做年夜飯、猜燈謎等,由學生自主選擇。廣州大學附屬小學則要求學生過年主動給長輩、師長發祝福短信,打問候電話,傳遞新春祝福。
體育鍛煉是春節新民俗,連同學們的體育作業也有“年味”!龍洞小學要求同學們堅持每天運動1小時,鼓勵學生嘗試了解并學習一項傳統運動,如武術、舞獅、踢毽子等。
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的習俗,廣東人過新年也有“年廿八,洗邋遢”一說。海珠區實驗小學倡議同學們和父母一起大掃除、貼春聯,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辭舊迎新。東風西路小學的同學們要為家里進行新年創意裝飾,剪窗花,裝飾年畫,制作新年水果拼盤,還要拍照錄視頻,在班級圈里分享。廣州開發區第一小學則引導學生試著找找“臘月二十四掃塵”習俗的傳說,探索傳統習俗的來源。
運動迎冬奧
還有大約半個月,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將拉開大幕。廣州中小學也以冬奧會主題的寒假作業,拼起冬奧“拼圖”。
多所學校鼓勵學生參加線上冬奧知識競賽活動,了解國家舉辦冬奧會的意義。海珠區實驗小學倡議同學們,在2月4日和家人一起觀看冬奧會開幕式,還結合美術、語文等科目,鼓勵同學們為冬奧會畫一幅畫、繪制吉祥物、設計獎牌,低年級同學可為冬奧會設計一句口號,高年級則可以創作一首小詩。天河區嘉華小學也鼓勵同學繪畫冬奧,展現冰雪運動的活力和激情。
廣州開發區第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們要了解3個冬奧會項目,感受冰雪運動魅力,并向家人朋友解說比賽規則。番禺區洛浦東鄉小學還給學生贈送了五個體育的“大禮包”——力量練習、柔韌練習、靈敏練習、平衡練習、耐力練習,各年段要求不同,讓同學們在冬季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一起運動迎冬奧。
作業趣味濃
參觀一次畫展,收聽音樂鑒賞課,和家長走入圖書館閱讀英語繪本,了解消防、交通、居家安全知識……東風西路小學在寒暑假向來不會布置過多書面作業,而是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升綜合素質。“雙減”后,學科類寒假作業少了,目的在于讓孩子在有趣的實踐中開拓視野——“希望孩子們假期里更多地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多和好書交朋友,也希望家長提高陪伴質量,讓親子關系更融洽。”東風西路小學校長鄧礦明說。
鄧礦明表示,慢慢感覺到家長的觀念在改變,不再片面關注學業成績,同時也注重孩子的體育鍛煉、興趣愛好發展、審美發展等方面。據悉,該校早在“雙減”政策出臺前,便采用以等級代替分數公布期末成績的辦法。同時,老師會分析學生的練習卷并給予反饋,幫助學生了解實際情況,查缺補漏。
走出課本去研學
伴隨“雙減”后首個寒假的到來,首次寒假校內托管也在火熱開展中。黃埔區多所學校為同學們準備了不一樣的“寒假作業”——研學。
近日,黃埔區教育局推出主題研學實踐活動,整合全區資源,推薦區內33個研學基地,提供菜單式活動內容,供師生和家長選擇。多所黃埔區學校也陸續開展寒假研學活動,該區所有中小學校的同學們也會以不同組織形式參與到寒假研學活動當中。
1月17日,黃埔區石化小學的同學們參加了以“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的南粵空天科創院少先隊研學課程。同學們參觀航天氣象衛星主題展覽,了解無人機飛行操控技巧、北斗定位設備等。大家通過VR課程,身臨其境地學習宇宙、航天知識。活動還邀請專家介紹中國航天發展史,激發同學們對航天科技的興趣。
新港小學將開展蓮塘古村研學活動。同學們將化身小記者進行實地考察,調查蓮塘村的村落布局特色、自然環境、建筑文化、人文風情、保護與發展等情況。
1月14日和1月20日,香雪小學進行以“黃埔少年行之文化與傳承”為主題的研學活動,前往香雪公園和玉嵒書院參觀游覽。九龍第三小學的研學活動以“山海情緣——山與海的對話”為主題,同學們前往廣州海事博物館、南海神廟、雪糕自動化生產科普基地進行參觀學習。科學城小學則讓同學們在黃埔納米研學基地,參加飛盤比賽等活動。
假期不止于書本,更要走進自然和社會生活。黃埔區此次寒假研學活動旨在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環境結合的教育形式,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
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接軌
與小學生實踐性、趣味性更強的寒假作業相比,初中學生的又有何不同?
用英語播報時事熱點并錄制新聞視頻,撰寫并錄制廣州歷史故事情景劇,選擇一道數學壓軸題進行解題研究,閱讀《課本上讀不到的物理故事》《平面國》等學科書籍……廣州市第五中學學生也收到了“雙減”后首份寒假作業。
據介紹,廣州五中初中部去年就提出布置寒假作業的“三個一”指引,即每個學科都布置一張書單、一個項目、一份課本知識作業。老師布置作業時需做好統籌,既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又要避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更要通過閱讀、思考、實踐、探索等方法,拓寬學生的認知范圍,激發學習熱情,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研究和小組合作探究,分層次、有彈性、個性化地布置作業。
寒假作業形式多樣,在學科方面,五中學生需預習新學期的學科知識,繪制思維導圖等;在項目式作業方面,實踐性更強,同學要嘗試編寫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操作物理實驗、錄制微課等。五中副校長吳晶晶介紹道:“希望通過這些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和創造性的寒假作業,能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接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 見習記者林欣潼 實習生唐廣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