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8日,廣州某大學的許多教職員工都收到居委會轉發的一條“警方反詐提醒”,該提醒稱,發現有人被“冒充客服”詐騙。
記者看到的提醒介紹,5月6日,廣州某大學工作人員在上班期間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中通快遞的客服,稱事主有一個中通快遞丟失了,需要理賠。事主信以為真,添加對方QQ,按對方提示通過支付寶掃碼進入一個聊天界面,同時對方通過QQ語音通話指引事主操作。對方稱由于個人操作失誤,讓事主按對方提示進行歸還多領的理賠金,避免理賠通道無法關閉。隨后事主按照指引操作轉賬多筆,后意識被騙,于是報警,他一共被騙的金額達83萬元!
記者分別致電石牌派出所和該大學居委會,證實事實存在,提醒為居委會轉發。警方提醒:
1.客服來電十有九騙,當有網絡賣家或者客服主動聯系時,切勿輕信轉賬,務必在正規購物交易平臺聯系客服進行核實。
2.詢問是否接到過電商平臺、快遞公司客服來電,告知私下退款理賠、解除會員及代理身份都是騙子的慣用伎倆。
3.若遇到詐騙或疑問,請立即撥打派出所咨詢報警電話。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大學師生因為與社會接觸不多,已成了一些騙子的重點行騙對象。一位法學教授告訴記者,他之前差點就被電話騙子騙了,已經到了銀行,準備打錢了,才發覺不對勁。2021年2月,廣州市番禺區公安分局就曾發布數據稱,2020年番禺區16所高校共有447名大學師生(其中學生430名、老師17名)被騙,涉案金額合計726萬(其中學生486萬元,老師240萬元)。冒充客服已經成為了大學師生受騙最多的詐騙手段,而購物詐騙緊隨其后,另外,刷單詐騙、冒充熟人、貸款詐騙依舊是受騙較多的幾種騙術。
【南方+記者】項仙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