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1月20日,由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廣東省重點智庫)主辦的第八屆中山大學自貿區高端論壇在廣州南沙成功舉辦。
此次論壇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東省商務廳、南沙區委相關領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務院參事室等國內研究自由貿易試驗區領域的領軍學者,以及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代表共同出席,共話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發表“新形勢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使命”的主旨演講。國務院參事室自貿試驗區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晉平發表題為“國際經濟環境新變局背景下的自貿試驗區開放創新方向與路徑”的主旨演講。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秘書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林桂軍發表“提高治理水平,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主旨演講。三場演講精彩紛呈。
接著,現場正式發布“2020-2021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該藍皮書已連續六年發布,全方位、多角度地對我國自貿試驗區的發展進行深入解讀,累計銷量超萬冊。本年度的藍皮書分為專題編、區域編,并首次加入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報告。
藍皮書揭幕后,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史欣向主持“2020-2021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發布和頒獎環節。
圍繞“創新性”“操作性”“契合性”和“地區特色”四大原則,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對2020-2021年度全國自貿試驗區的優秀案例進行評選,最終遴選出“2020-2021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
這十大案例分別是煙臺片區(進口散裝葡萄酒保稅加工新模式)、大連片區(海洋污染物運輸綠色通道)、寧波片區(工業社區集成服務模式)、福州片區(分階段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西安片區(“全城通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大興機場片區(運用城市信息模型技術增強政務服務效能)、上海臨港新片區(一次性外債登記業務試點)、云南自貿試驗區(打造高效便捷的跨境車險服務模式)、南京片區(境內外律所“多元復合式”聯營)、南沙片區(審查逮捕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機制)。
南沙自貿片區自成立以來,牢牢把握制度創新核心任務,大力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與港澳規則銜接、金融開放創新等領域改革,自貿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南沙自貿區累計形成749項創新成果,在國家和省分別復制推廣43項、119項,3項案例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成功打造商事登記確認制、全球溯源體系、全球優品分撥中心等一批首創性改革品牌,在國家級新區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前三。
接下來,南沙將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貿區建設,加快培育高水平開放新勢能、創新驅動發展新動能,聚焦構建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提升國際航運貿易樞紐能級、打造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建設灣區交通中心、功能中心、服務中心,打造聯動灣區、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董業衡 耿旭靜 通訊員 劉穎妮 李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蘇俊杰 通訊員 劉穎妮 李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