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資對外投資再下一城。
近日,廣州工控化工新材料集團駐茂名指揮部、廣化化工交易(茂名)有限公司、工控新材料投資(茂名)有限公司三家機構同時掛牌成立。
作為廣州國資第二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廣州工控的資本動向對于廣州市產業布局具有重大意義。三家機構同時掛牌成立,把握化工產業從傳統石油化工向綠色化工轉型發展的“風口”,廣州國資與茂名的聯手目標直指“灣+帶”聯動發展的地企合作“樣板”。
資源與資本的“隔空”對接,是茂名與大灣區國資國企合作的重大成果,也是茂名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產業帶動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廣州國資在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力量正逐漸凸顯。
廣州資本“做客”茂名
“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入手,布局能源結構調整及產業結構綠色升級?!薄稄V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的出臺,對茂名來說,無疑將進一步促進綠色化工產業的發展。
作為全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基地之一,茂名市石化產業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突出,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石化高端產業。綠色化工產業變革漸成趨勢時,茂名也在謀求自身的第三次產業迭代。
2020年,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霍尼韋爾UOP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一代丙烷脫氫工藝技術將應用在茂名項目上,著力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基地。而本次廣州國資牽手茂名,也正是看中茂名優質的“乙烯裂解—有機化工原料—石化下游產品”產業鏈以及新材料產業聚集區。
自今年5月以來,茂名市政府與廣州工控集團相向而行、融合發展,尋求務實合作,共同推動高效對接,頻繁地互訪座談,從初次接洽到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只用了40多天時間。而此前茂名簽約東華能源也創造了“茂名速度”。
服務企業的速度從一個側面顯示了城市產業轉型的決心。為從傳統石油化工向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轉型升級,茂名不斷牽手新的伙伴,在新的產業變局中加快塑造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鏈條。
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和看來,廣州乃至廣東省未來都將進一步布局精細化工:“在精細化工領域,很多都是卡脖子的技術,茂名可以借助資本,將產業鏈與資金、人才優勢結合起來,實現共贏?!?/p>
“三家機構掛牌成立有利于廣州工控發揮產業優勢、互聯網平臺優勢,通過數字賦能,推動茂名石化產業與線上平臺一體化融合發展,打造線上線下全產業鏈生態圈,實現優勢互補,助力茂名支柱產業發展壯大?!睆V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利表示,“這次與茂名的合作,不僅是企業和地方之間的合作,更是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大背景下,大灣區輻射帶動粵西后發地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具體實踐。”
產融結合聚焦“一帶”
廣州工控布局茂名,利用綠色化資源和產業鏈服務于企業產業版圖,不單純是企業的市場行為,背后邏輯與區域政策分不開。
立足于“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服務沿海經濟帶主戰場”是廣州市“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要求。相對于一般投資機構,產業資本兼具“產業”和“金融”雙重屬性,在項目獲取、價值判斷、風險控制、投后管理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2020年11月,廣州工控控股中國航發湖南南方宇航工業有限公司,積極促成在廣州地區建設海上風電齒輪箱組裝車間的設想;10月29日,廣州工控與江蘇潤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潤邦股份”)原控股股東南通威望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潤邦主營業務顯示,公司主要從事海上風電裝備、物料搬運裝備、船舶配套裝備等產品的設計、研發等,并且已形成“高端裝備+環?!钡碾p主業發展布局。
廣州工控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千定也明確表示,將利用潤邦的產業優勢,拓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海上風電裝備、港口碼頭裝備以及環保業務的市場訂單。
這意味著,廣州海工裝備產業鏈有望進一步完善。
在交通方面,廣州工控和其他8家廣州本土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打造廣州軌道交通機電產業“設備+安裝+運維”一體化集成模式。
不斷擴大產業版圖服務城市區域定位發展的案例不僅局限于江蘇與茂名的布局。廣州工控幾年間產業布局不斷完善,為廣州在大灣區更好地釋放引擎作用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工控資本聚焦以高端裝備、新材料、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家電為核心的5+X產業賽道投資,打造覆蓋‘VC、PE、一級半市場、二級市場’的全生命周期產業布局能力,投資了地鐵設計、華翔股份、嘉元科技、品高軟件、云從科技、南網科技、九州一軌等一批優秀企業?!苯衲?月,廣州工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臨時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左梁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下一步,工控資本將以“產業鏈+資本鏈”思維,充分利用好基金、VC/PE、混改、定增、并購、分拆上市、REITs等資本運作的七種武器,實現國有資本高質量發展。
國資“購物車”戰果累累
“著眼長遠,改革創新,加大混改和并購重組力度,加大國有資產盤活處置力度,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實現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笔袊Y委黨委書記、主任陳德俊在市屬國企虧損企業全面治理現場會上表示。
近年來,廣州國資不斷擴大完善產業布局。
除廣州工控外,廣州環保投資集團、珠實集團先后完成入主博世科、蘇交科。
2021年年初,廣州環投收購博世科;11月,控股股東廣州環投集團出具《告知函》,廣州市人民政府擬將其直接持有的廣州環投集團84.9%的股權無償劃轉至廣州國發,并將以廣州國發為載體,將廣州國發更名并整體改組為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0月,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已披露蘇交科(300284)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籌劃向珠實集團非公開發行291421794股的股份(不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30%),珠實集團擬認購股份的相關事項。認購完成后,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為蘇交科實際控制人。
《廣州市“十四五”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國企控股上市公司達45家,而目前,廣州全市國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34家。
高頻次的重組、并購背后,是廣州加快推進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產業布局,推動國有資本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實現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源性動力。
梳理廣州國資從去年年末到今年的收購成果,產業分布交通、海工、新材料、環保、基建等方面。
資本布局的調整優化無疑將助力廣州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同時,逐步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力度也將帶動一批優勢產業創新園區的崛起。
產業的升級、現代化都市圈的構建,都進一步增強了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的功能,而廣州國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的布局,也將有望發揮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作用。
【南方+記者】馬藝天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