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診早治 保護好肺功能

2021-11-18 12:09:43    來源:大洋網    

鐘南山

大洋網訊 2021年11月17日是世界第20個慢阻肺日。昨天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教授攜團隊第十次登上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以“健康呼吸,無與倫比”為主題開講慢阻肺防治。

“慢阻肺”的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稱為呼吸道疾病中“不動聲色”的“隱形殺手”,不僅嚴重影響呼吸系統,還可引起全身病變,導致喪失勞動力,生活質量降低,最終發展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臟病等,造成嚴重的家庭負擔和社會壓力。

作為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的院士顧問,鐘南山院士一直致力于健康科普。在本次名醫大講堂上,鐘南山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期給予藥物干預,是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盡早發現慢阻肺呢?他介紹說,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是肺功能,肺功能檢查其實并不難,在有經驗的操作人員引導下用力吹口氣就可以了解肺功能,“就可以知道你有沒有患慢阻肺或者早期的慢阻肺。”現在很多基層的醫療機構都可以做肺功能檢查。

“我們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特別是有長期抽煙的人群,或者長期接觸一些煙霧、生物燃料等高危人群,每年都要做肺功能的檢查。”鐘南山說,盡早發現并在癥狀很輕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治療,可以保護肺功能不繼續下降。

“當然,抽煙是引起慢阻肺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戒煙是預防慢阻肺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他補充道,總之,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是改善慢阻肺生活質量最好的辦法。

在昨天的名醫大講堂上,廣醫一院南山名醫團呼吸內科、中醫科和老年科的多位專家也分別從慢阻肺的規范用藥、呼吸康復鍛煉、居家管理、營養補給、中醫食療養生等多角度為慢阻肺患者支招,想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新花城和廣州日報客戶端健康有約頻道相關報道。

相關鏈接:

此前,鐘南山院士曾在2010年4月6日、2012年2月8日、2014年11月20日、2015年11月18日、2017年5月2日、2017年11月15日、2018年11月21日、2019年11月20日、2020年11月18日,9次攜廣醫一院專家團隊登上名醫大講堂,分別以“輕松呼吸,春日行動”“冬春之交,輕松呼吸”“多吹一口氣,遠離‘慢阻肺’”“早防早治,呼吸暢順”“清新空氣,舒暢呼吸”“認識慢阻肺的多面性”“早防早治,始終不晚”“防控慢阻肺,你我攜手行”“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為主題開講。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王文熙)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