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大河報持續(xù)關(guān)注“鄭州黃牌電動車過渡期將盡”這一民生問題。此前,鄭州交警回應稱,已建議適當延長過渡期。不少市民靜等官方發(fā)布過渡期延長的消息。
“同一款車,為何有的是綠牌有的是黃牌?”“現(xiàn)在買電動車,非國標上的也是綠牌?”“我的黃牌車車況良好,能否更換為綠牌”……本報報道后,不少網(wǎng)友市民關(guān)注到電動車車牌的問題,部分市民反映說鄭州電動車掛牌“太隨意”。大河報記者調(diào)查了解到,目前官方指定的鄭州電動車上牌已停止。不過,電動車銷售門店多是帶牌銷售,而這些牌照統(tǒng)一為綠牌,部分掛綠牌的電動車也不是規(guī)定的國標車。
市民黃牌車折價換購新車
黃牌電動車過渡期將盡,鄭州有車主已經(jīng)開始處置。11月15日,在鄭州市黃河路一家電動車銷售門店,市民李女士說,“我提前響應政府號召,淘汰我的黃牌車”。
在挑選新電動車前,銷售人員查看了李女士的舊電動車,主要是看電池的容量大小、整車車況如何。最終商討之后,李女士的黃牌電動車折舊費為500元,可用于抵扣新買電動車的費用。
據(jù)銷售人員介紹,舊車折價抵扣是電動車廠家的活動,具體折舊費用需根據(jù)車況確定,“主要是看電池容量大小,有電池的話300~500元不等,一車一價”。
隨后,大河報記者走訪多家電動車銷售門店,銷售人員均表示舊車可參與廠家折價換購活動,但市民如果僅僅是想賣掉舊電動車,多家商戶明確拒絕收購。
談到折價回收電動車的話題,一不愿具名的商戶說,“各家搞的活動主要是換購,出發(fā)點還是賣車。如果政府部門不參與進來,僅僅是回收舊車,大部分商家、廠家都不會搞這樣的活動。折價回收電動車還是需要有政策支持”。
采訪中,有市民咨詢商戶說,自己的電動車雖然掛黃牌,但車況尚新,能否換成綠牌繼續(xù)使用。商戶表示,“車輛已經(jīng)登記過,沒法換”。
也有市民建議說,即便是未來延長過渡期,也希望政府部門提前制定好一些處置措施,“這么多黃牌車面臨淘汰,防止資源浪費和隨意丟棄”。
同一款車為啥牌“有綠有黃”?
折價評估之后,銷售人員帶領(lǐng)李女士進店選購她中意的電動車。“我買了新車是不是直接能上牌?上綠牌?”選車過程中李女士詢問。“是的。帶牌銷售。都是綠牌!”銷售人員回復說。
“這款車看著跟我的舊車差不多啊!以前說是超標車,上的黃牌。現(xiàn)在不超標了嗎?可以上綠牌?”李女士提出自己的疑問。
銷售人員解釋說,“我們銷售的車輛都經(jīng)過‘3C’認證的,符合要求,不然早被市場監(jiān)管部門查封關(guān)門了”。
大河報關(guān)注“黃牌電動車過渡期將盡”的報道刊發(fā)后,就有市民反映類似的問題:同樣一款電動車,之前為啥有的掛綠牌有的掛黃牌,現(xiàn)在則統(tǒng)一掛的都是綠牌?銷售門店掛綠牌的電動車都是國標車嗎?原來同款車的黃牌能否更換為綠牌繼續(xù)使用?
11月15日、16日,大河報記者在鄭州街頭走訪中發(fā)現(xiàn),一些車款明顯不符合國家《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shù)規(guī)范》標準的電動車,比如:無腳蹬、時速超過25km等,卻掛了綠牌。還有同款的電動車,有的掛了綠牌,有的則掛黃牌。還有商家出售的電動車,一律掛的綠牌。
2018年10月12日,鄭州全面啟動電動自行車免費安裝防盜車牌工作。根據(jù)規(guī)定,掛綠牌的電動車必須符合國標;不符合國標的,但于2018年12月31日之前購買使用的電動自行車,統(tǒng)一安裝臨時通行防盜車牌(黃底黑字)。那么,一些明顯不符合國標的電動車為何能掛綠牌呢?
對此,大河報記者撥打負責上牌的電動車防盜備案登記服務平臺的熱線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出現(xiàn)這樣問題,他們也不清楚具體情況。目前鄭州電動車上牌已停止,市民可以通過“智慧家園e”領(lǐng)取電子行駛證,辨別電動自行車車牌的真假。
街頭兩類“電摩”也掛上綠牌
新國標實施后,按照規(guī)格劃分,兩輪電動車分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其中,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屬于機動車的范疇,需要有機動車牌、駕駛證和強制保險。由此可見,鄭州市掛綠牌的電動車是針對電動自行車(具有腳踏騎行能力且最高設(shè)計車速不超過25km/h)的。
采訪中,有電動車銷售商戶坦言,為了滿足顧客騎行的需求,他們賣的電動車多是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速度高、續(xù)航距離遠,這是賣點”。
至于這兩類車為何能掛綠牌,商戶則稱,“我們賣的電動摩托車是認證過的,帶牌銷售,符合規(guī)定”。目前鄭州市電動自行車上牌工作已停止,這些綠牌從何而來?多名商戶并未透露更多詳情。
這意味著,即便黃牌電動車過渡期滿后,鄭州街頭可以騎行的電動車仍有多種:綠牌電動自行車和綠牌電動(輕便)摩托車,還有部分“掛錯牌”綠牌超標車。
【記者手記】
鄭州約200萬輛黃牌電動車過渡期將盡,這一事關(guān)民生的問題,本報報道后,引起政府相關(guān)部門的重視,且有行動。
在采寫該系列報道中,記者注意到市民不僅關(guān)心“臨期黃牌車”問題,還關(guān)注到掛牌中的亂象。
今年9月30日,鄭州市公安局、市場監(jiān)管局在回復人大代表“關(guān)于加大對全市電動自行車管理和整治力度”的建議時表示:新車牌采用新式標準,增加警務通二維碼識別、車主信息查詢等功能,對此項目盡快進行立項,組織實施招投標等;在官網(wǎng)公布電動自行車強制性產(chǎn)品認證信息目錄,方便消費者查詢等。
這些無一不是規(guī)范電動自行車掛牌管理的舉措。相信職能部門在處理“臨期黃牌車”問題的同時,厘清電動車掛綠牌還是黃牌的界限,也避免遺留“說不清”“解釋不完”的“尾巴問題”。
電動車治理,牽扯多個政府職能部門,期待各個部門攥指成拳,協(xié)同早日解決。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quán)所有 重播新聞網(wǎng)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