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廣州累計投入322.21億元推進53個民生項目建設

2021-11-16 09:09:50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海珠湖畔,一片具有嶺南風味的古建筑群散落在此,薈萃成大小不一的院落,形成庭院與建筑共生,園中有園的優美布局。這是廣州文化館新館,已經進入投入使用的最后倒計時階段,即將成為廣州新中軸線又一城市名片。

11月15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集中視察《關于推進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民政領域民生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的議案》決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2號議案決議實施方案)五年工作情況,廣州文化館進展順利即將竣工開館、廣州美術館正常推進預計明年投入使用、廣州科學館和廣州粵劇院也正按計劃開工在建。

五年來,廣州較好地完成了2號議案決議實施方案部署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民政等五大領域項目建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布局規劃制定實施等三大任務以及主要目標。其中,5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710.95億元,445宗居住區相關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問題年底前可完成解決,146所學校249宗農村和村改居地區教育設施問題、114家養老機構和132間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問題已完成解決,8個布局規劃全部完成編制,主要目標全部實現完成。

結構封頂、完工、投入使用項目占71.7%

在廣州塔南邊,廣州科學館、廣州美術館項目毗鄰而立,正如火如荼推進施工建設。

“科學館項目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基礎圍蔽、土地平整等前期建設工作,已啟動地下連續墻施工及土石方開挖作業。”項目建設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科學館項目地上規劃四層、地下兩層,以“世界一流、國內領先、廣州特色”為目標,建成后將成為廣州科技傳播的平臺、公民終身學習的伙伴、連通世界的窗口、科技文化的地標。

旁邊的廣州美術館主體結構已經成型,一朵“水中盛放的英雄花”即將亮相。上述負責人介紹,廣州美術館項目完成工程量70%,主體結構封頂,正在推進光伏幕墻、機電安裝及室內裝修、展陳工程等施工,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2號議案決議實施方案部署推進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民政等五大領域的53個民生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710.95億元。“5年來累計投入資金322.21億元,52個項目可實現全部開工。廣州博物館正在做開工前期準備工作。”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其中,19個項目已投入使用,主體結構封頂、完工、投入使用的項目共38個,占全部項目的71.7%。

分類來看,教育領域15個項目,總投資445.83億元,已投入資金190.44億元;文化領域12個項目,總投資120.11億元,已投入資金69.6億元;衛生領域11個項目,總投資89.8億元,已投入資金28.76億元;體育領域2個項目,總投資1.37億元,已投入資金1.05億元;民政領域10個項目,總投資43.77億元,已投入27.74億元;工青婦領域3個項目,總投資10.07億元,已投入資金4.61億元。

年底前可完成解決全部歷史遺留問題

“頤康中心就在家門口,既能享受到專業的養老護理照料,還方便家人探望。”今年2月,越秀區六榕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正式運營,規劃39個機構養老床位,兼具社區養老綜合服務功能與機構養老功能。

這是嵌入式養老機構,就是嵌入到社區,服務周邊居民,讓老人們留在熟悉的環境。“每天子女下班后,還可以過來探訪,送點湯水,我們也把這稱之為‘一碗湯’距離的養老機構。”中心負責人葉煒初說,這樣的養老模式受到了不少街坊的關注,現在頤康中心的床位已基本住滿。

近年來,廣州老年人口比例持續增加。為滿足困難長者“就近養老”的愿望,廣州市民政局著力推進實施《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修編(2019—2025年)》,至2025年在11區范圍內選址建設項目65個,規劃新增4.15萬張床位,并使養老機構盡可能設在人口稠密、離老人自己和子女家近的社區、交通便利、醫療配套較好的區域,滿足老人就近就便養老的需求。

5年來,廣州共編制完成8個民生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其中,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民政5個領域布局規劃已印發并推進實施。工、青、婦等3個領域布局規劃已完成編制并報市政府。

與此同時,廣州全力推動解決民生領域歷史遺留問題。“今年可全部完成居住區相關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移交和使用等歷史遺留問題。”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共445宗均已建立臺賬,已完成439宗,剩余6宗預計年底前可完成任務。

此外,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分類分批逐步解決農村和村改居地區教育設施產權不清晰問題,共涉及146所學校249宗,已全部完成。全市114家養老機構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和全市132間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歷史遺留問題已全部解決。

■數讀

5年工作成效

累計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18.36萬個,全市11個區全部成功創建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和“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順利完成“5080”工作目標。截至2020年底,規范化幼兒園96.48%(目標值:95%以上),公辦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87.04%(目標值:80%以上),全市義務教育學校100%(目標值:100%)建成標準化學校,全市示范高中學校數量增加到74所(目標值:70所)。

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471個公共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截至2020年底,每萬人擁有室內公共文化設施面積1512.59平方米(目標值:1500平方米)。

不斷完善城市15分鐘和農村30分鐘醫療衛生健康圈,截至2020年底,中心城區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8.97張(目標值:7.0張),白云、黃埔、南沙、花都、從化、增城等區平均有2.5所(目標值:至少1所/區)三級綜合醫院、1.5所(目標值:至少1所/區)二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1所(目標值:至少1所/區)二級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

形成了城市10分鐘體育圈和農村10里路體育圈,體育場館惠民超過1000萬人次,主要指標和綜合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20年底,市域規劃公共體育設施255處(目標值:250處),體育用地面積951公頃(目標值:848.43公頃),人均體育用地0.51平方米(目標值:0.5平方米)。

加大養老、殯葬等民政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市養老床位7.27萬張(目標值:7.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40張(目標值:40張以上)。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周甫琦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