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華附講壇”開講 寄語學子勇于突破、堅持到底

2021-11-16 09:09:30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要突破自我,首先你要有很強大的意志力,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走出舒適圈,做出改變。”蘇炳添以“黃種人極限”為題向華附學子作了講座,以自己的經歷鼓勵青年學子們堅持到底、突破極限、團結協作。

“蘇神”來華附給“學神”們開講了!昨日下午,中國著名短跑運動員、暨南大學副教授蘇炳添來到“華附講壇”,以他的經歷鼓勵青年學子們堅持到底、突破極限、團結協作。

華附學子向“蘇神”提問。

現場:學霸追星也瘋狂

昨日,華附西階梯教室人滿為患,教室外也被圍得水泄不通,無法進入現場的同學們在窗外翹首以盼,期待一睹蘇炳添的風采。在蘇炳添演講、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現場不斷響起掌聲、歡呼聲。有一些在二樓的同學,在提問環節大聲向蘇炳添喊話:“蘇神!請問可以回答我的問題嗎?”對于同學們的熱情,蘇炳添也報以耐心、真摯的回答。講座后,蘇炳添來到操場,指導田徑隊的同學們進行跑前熱身和起跑,圍觀的同學紛紛報以羨慕的目光。堅持不懈,突破極限的蘇炳添,讓始終“追求卓越”的華附學子,對“卓越”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蘇炳添指導田徑隊的同學們進行跑前熱身。

寄語1:敢于夢想,不斷突破

蘇炳添以“黃種人極限”為題,面向華附學子作了講座。他告訴同學們,十年前,要說黃種人也能跑進9秒9,可能會有很多專家搬出基因理論、人體解剖學的理論來分析它的難度,但是現在,說黃種人可能有一天也有機會打破博爾特的紀錄,沒有人會這么快出來反駁。“任何人都不要給自己設置一個上限,特別是各位年輕的學生們,一定要有敢夢、敢想、敢去拼搏的心態。”蘇炳添說。

然而,突破極限并沒有那么容易。對于蘇炳添而言,他的身體素質、年齡、傷病的影響,要一個個去克服、去突破,都需要很堅強的意志力。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過瓶頸,甚至想過認輸。在前兩屆全運會,他都輸給了自己隊友;他把起跑腳從右腳改成左腳之前,也想過如果改技術不成功,可能就跑不下去了;東京奧運會前,蘇炳添經歷了一次影響很大的傷病,甚至懷疑過自己還能不能站到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但越努力越幸運,蘇炳添不僅堅持到現在,而且還在不斷突破。“我突破的極限越多,對自己就越自信,這可能是我作為一個成年人,能給今天在這里聽我講故事的年輕人們,去總結的一個心靈雞湯:要突破自我,首先你要有很強大的意志力,要相信自己,要敢于去走出舒適圈,做出改變。”蘇炳添鼓勵現場學子。

提到改起跑技術的經歷,蘇炳添坦言非常困難,就像一個人習慣了用右手寫字,現在要改成左手寫。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調整,首先肌肉記憶的調整,需要用更大的強度去練習左腳,要用電腦技術一個個去研究自己腳步的落點,擺臂的動作幅度。去比賽的時候,他會帶上一個小皮尺,因為起跑前他需要很精確地去量起跑器擺放的位置,量角度、量兩只腳之間的距離。改技術之前,蘇炳添完成100米要用47步,改技術之后他要跑到48步,多出來這一步,需要提高抬腿的速率,去突破多一個動作花費的時間。通過改技術的故事,蘇炳添想給年輕學生們的啟發是:突破你自己,除了雄心,還需要有耐心,無論你在學習上、生活上還是事業上遇到瓶頸,建議大家首先去想想,自己原來的方法是不是合理,自己有沒有盡力去做好,如果覺得沒有問題,自己已經盡了萬分的努力了,那么可以嘗試去改變一下方法。

寄語2:團隊作戰,友好競爭

最后,蘇炳添提到了團隊作戰。“每次我取得不錯的成績的時候,我最想感謝的,是我身后的教練組、保障組,還有我的隊友,就像你們身后的各位學科老師、學科競賽教練,包括學校的食堂、宿舍,每一位后勤人員,都在默默支持你們。”他表示,中國男子百米接力隊伍很團結,而且每個人的水平都跟著隊伍的水平提高,而不斷獲得進步。蘇炳添很期待能看到更多年輕的運動員能夠跟他一起站在賽場上,更希望很快能有人超越他,唯有這樣,中國田徑才能發展下去。

他告訴同學們,雖然學習成績是一個人的,但是每個人都需要有隊友,能夠在身邊給你促進,這是一種友好的競爭關系,可以激勵你不斷往前走。“我聽說你們剛剛結束期中考試,可能這一次考試有人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有人會感到失望,希望我前面說的這些,能給你們帶來一點啟發。能在華附學習,證明你們都是同齡人當中成績最拔尖的佼佼者,在學習之余,希望你們也能更關注中國體育的方方面面,因為體育能給予你發自內心的力量。我和中國田徑人,在不斷突破極限,也很希望能看到你們突破自己的極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蘇炳添說。

“蘇神”對話“學神”:

不逃避困難,開放思想去解決

華附學子:“百米短跑越來越激烈,您是如何處理傷病的問題?”

蘇炳添:2019年我遭遇了比較嚴重的傷病,當時已經30歲,是我突破9秒90愿望最強烈的時候,卻嚴重受傷了。我當時問自己:“是不是跑不動了?”但我很快在內心跟自己說:“不是,我只是受傷了,就像小鳥一樣,等我傷好了,就可以自己飛了。”所以我沒有放棄自己。很多人沒有想到,以我的歲數,在32歲的時候在東京再次飛起來。半決賽出發的時候,進入賽道,我又告訴自己,這是我的第三次奧運會,如果錯過了進決賽的機會,就沒有下次了。我當時分組遇到的對手非常強,我跟自己講,如果在保守的情況下拼這一槍,機會很小。既然上天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就要拼了。賽場上,我要主導,所以從第一步,我就領先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猶豫,一定要抓住機會。

華附學子:這么多年您是如何堅持下來,成為亞洲短跑第一人的?

蘇炳添:通過自己一直以來在賽道上創造的成績,找到成就感和榮譽感,這是我能堅持下來的重要原因。我會在一段時間內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前些年,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一定要跑進10秒。所以我的心中有一團火。2017年,我參加了全運會,當時的狀態比現在更好。但決賽前我拉傷了,最后只拿到第二名。但我受傷的事情當時很多人不知道,我在賽后沒有說,怕別人認為蘇炳添是輸不起。我覺得上天一直在考驗我,看我能不能堅持。因為只有我一個百米運動員,是堅持到第四屆全運會才能拿到冠軍的。

華附學子:改技術這件事情是您自己想的,還是教練要求的?

蘇炳添:其實是我自己想的。2013年到2014年期間,我和隊友在歐洲比賽和拉練。跟國外運動員一起訓練,我發現100米的跑法和細節,跟自己原來的訓練有很大不同。我當時的跑法是一聽到槍聲就直接抬頭進入途中跑。但國外運動員起跑后會利用蹬伸的力量加速,再進入途中跑。這種跑法相對更先進。我最初也想在不改起跑腳的前提下,只練蹬伸,來完善自己的起跑技術,但后來發現很難,已經形成肌肉記憶了。于是,我就想改成左腳起跑。咨詢了教練和很多專家,都沒有得到肯定的答復。后來遇到了現在的教練,我還是決定要改。我在走路的時候,都在琢磨怎么蹬,怎么出左腳,希望形成新的肌肉記憶。最終,我用了7個月的時間,跑進了10秒。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遇到問題和困難,開放自己的思想去解決它,而不是逃避。沒有事情是不能解決的,是看你們有沒有心去解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通訊員李蕓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