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直播帶貨消費體驗調查結果。100個直播帶貨體驗樣本中,有33個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直播帶貨消費體驗情況總體較好,但同時也存在部分涉嫌虛假宣傳、不按規定公示證照信息、言行低俗、價格誤導以及沒有顯著提示私下交易風險等問題。
本次直播帶貨消費體驗調查,結合前期直播帶貨問卷調查結果以及消費者投訴情況,選取了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蘇寧等10個電商平臺作為調查對象,每個平臺隨機進行8次直播帶貨消費體驗,完成80個體驗樣本;同時選取薇婭、李佳琦等10位帶貨網紅明星作為調查對象,每個網紅明星直播間進行2次直播帶貨消費體驗,完成20個體驗樣本。
部分帶貨直播間涉嫌存在虛假夸大宣傳行為
本次體驗調查的100個直播帶貨樣本中,有17個樣本涉嫌存在虛假宣傳問題。這17個涉嫌存在虛假宣傳問題的樣本,主要是主播或直播間其他工作人員通過虛假夸大宣傳產品功效,以及使用極限用詞等方式誘導消費者下單購買,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部分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低俗言行問題。本次體驗調查的100個直播帶貨樣本中,有5個樣本涉嫌存在言行低俗問題。有的主播在直播過程中通過拿其他平臺高價比價的方式,誘導消費者購買其直播間推薦商品,涉嫌利用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誤導消費者。部分直播帶貨商家沒按規定公示證照信息。少數直播帶貨平臺沒有顯著提示私下交易等風險。
本次體驗調查網紅明星直播帶貨的20個樣本中,有5個樣本存在消費體驗不佳問題。部分網紅明星在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低俗言行問題。部分網紅明星帶貨店鋪涉嫌未按規定公示證照信息。
要對直播帶貨業態進一步加強監管
為了引導和督促企業誠信守法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直播帶貨模式健康發展,京冀兩地消協組織建議,電商平臺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完善自身審核和日常管理措施,以顯著方式警示平臺外私下交易等行為風險,督促平臺內商家按照有關法律和規定公示證照信息,并暢通消費維權通道和加強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帶貨主播在直播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不做虛假夸大及誤導性宣傳,遵循社會公序良俗,文明禮貌開展直播帶貨活動。
相關部門要對直播帶貨業態進一步加強監管。凡是為直播商家提供網絡經營場所、交易撮合、信息發布服務的平臺,尤其是開通入駐功能的平臺,必須履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責任;抓住明星、網紅等重點監管對象,讓其承擔與流量相適應的責任;加強協同監管,不同部門之間要建立多方協同治理機制,明確各自監管職能,織牢監管網絡,形成監管合力,確保監管不留死角。對違法違規直播帶貨行為加大曝光力度,并根據侵權嚴重程度列入信用黑名單。
消費者在選擇直播帶貨方式時,首先要查看直播平臺公示的商家信息,如果平臺沒有公示商家營業執照,建議盡量不要購買其商品或服務,尤其是不要聽信主播的誘導進行私下交易。否則,一旦權益受到損害,很難依法維權;其次不要輕信主播的產品功效宣傳和超低價承諾,要根據自身實際需要理性消費;此外,要保存好直播視頻、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證據,遇到問題及時聯系商家和平臺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消協組織或行政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申請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