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他們是赴湯蹈火的逆行者,也是羊城平安的守護者。近日,經過層層選拔,第二屆“廣州消防救援隊伍十佳衛士”評選結果出爐。11月1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二屆“廣州消防救援隊伍十佳衛士”代表訪談會(2021年總第158場),5位“十佳衛士”現場分享了守護生命的故事。
從化區消防救援大隊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劉洪洋:
“消防事業把我從一塊鐵煉成了鋼”
加入消防救援隊伍19年來,劉洪洋一次次緊急出動,救民于水火,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我們消防救援隊伍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既要滅火救援,也要消防監督執法和消防宣傳?!比粘9ぷ髦?,劉洪洋給自己樹立了一個 “一分定律”,即:在接受任務時多一分思考;在消防業務上多一分鉆研;在日常檢查和工作中多一分留心。
從事消防監督工作以來,他牽頭起草制定《從化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工作計劃(2020-2022年)》等多份文件,牽頭開展“電氣火災”“電動自行車”“敲門行動”等20余項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累計檢查單位場所2803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893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527份,辦理行政案件55個。
2018年,劉洪洋在體檢發現患有甲狀腺腫瘤,可手術前一天晚上,他還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和同事進行任務交接。“當時正值國慶消防安保,工作量特別大,我又是區里消防安全民生實事的牽頭人,隊友們都在拼命,我沒有理由掉隊。”
“群眾過節,消防過關”,工作19年來,他基本都沒休過一次完整的“年假”。劉洪洋說,“我熱愛消防事業,愿意為這個事業奉獻付出。因為消防事業把我從一塊鐵煉成了鋼;是消防這所大學校,讓我明白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p>
天河區珠江東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張小安:
自學編程研發軟件助力消防救援
16年來歷經2500場滅火救援戰斗,張小安深知推進消防救援能力現代化,就要加強科技支撐、科技賦能。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作為全國首支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專業隊隊長,張小安萌生了想法:能不能借助二維碼、信息化解決火場人員搜救難題?他走訪轄區高科技公司,了解科技前沿,補充知識盲區,探索研發了集快速報警、精準定位、智能調度、科學決策于一體的“碼上救援”小程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層建筑火災報警、定位、搜救的難題,為救援工作贏得寶貴時間。
“我大學學的是消防指揮專業,沒有接觸過信息化內容。但是時代在進步,消防人也必須與時俱進?!睆埿“舱f,從技術“小白”開始,他白天帶隊伍訓練,晚上鉆研數據庫、JS等科學信息技術,“花費了好幾個月看書、上網課、學編程,一個個代碼地敲,一次次反復論證修改”。
就這樣,憑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對消防工作的熱愛以及鐵杵成針的毅力,他先后研究開發了VR全景六熟悉實戰系統、安全員登記云計算系統、訓練成績大數據分析系統、“遂行政工”小程序。
“我覺得只要對滅火救援有利,對救助群眾有利,我們都要主動學習,勇于實踐?!睆埿“舱f,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新實踐,助力消防救援實現云端化、信息化。
黃埔區永和消防救援站副站長蘇金標:
從消防兵到消防員,深深愛上這個職業
“我的三爺爺蘇蔓是一名革命烈士,更是我的精神坐標。從小我就聽著他的故事長大,這也影響了我職業選擇的方向?!碧K金標說。
從投身消防那天起,無數次沖鋒陷陣和勤勉訓練,鍛造了他一身錚錚鐵骨,也賦予了他沖鋒救人的能力和勇氣。因為一次水中救人,蘇金標的英勇事跡廣為人知。
2018年5月,蘇金標輪休時突然看見正前方一輛正在倒車的白色SUV“嗖”地一下沖進了魚塘?!拔乙豢辞闆r不妙,一邊跑一邊脫衣服,直接躍入了魚塘實施救援?!碧K金標說,他嘗試打開后排車門,里應外合下成功打開后排車門,后排3名乘客順利逃生。同時,副駕駛座人員也順利游出逃生。
當蘇金標短暫透氣后再次游到駕駛位車門時,駕駛座上一男子扣著安全帶正在掙扎。幾經嘗試,蘇金標拿著岸邊群眾送來的剪刀第三次潛進了水里,準確剪斷安全帶,將被困司機托出水面。觸摸被救司機頸動脈無搏動、觀察胸部無起伏后,蘇金標在岸邊迅速對其實施心肺復蘇術。
“兩組30個的心肺復蘇后,男子終于有了脈搏和微弱的呼吸,直到他被救護車接走后,我才離開現場。”蘇金標說,“一次次投身火場、一次次搶險、一次次沖鋒陷陣,一次次成功救出被困人員,讓我深深愛上了這個職業。所以,從消防部隊退伍后的第三天,我又當上了廣州的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每當看到一個個獲救人員眼神里重燃生的希望,我覺得自己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p>
越秀區文明路消防救援站文慶學班班長周家鵬:
為民而戰循著烈士的足跡砥礪前行
為紀念緬懷戰斗英雄文慶學,他身前所在的戰斗一班被廣州消防命名為“文慶學班”。而周家鵬就是“文慶學班”的首任班長。
“文慶學在1985年那場大火中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文明路站的指戰員傳承革命精神、矢志為民而戰,是這支隊伍中最閃亮的精神坐標。”周家鵬說。他帶領文慶學班循著烈士的足跡砥礪前行,先后參與滅火行動3200余次,搶救被困人員600余人。
地處北京路商圈的文明路消防救援站是廣州最早實行開放的消防站。周家鵬介紹,隊站每周末都會固定時間組織消防站開放,“一來是讓群眾可以進來參觀我們這座百年文物建筑、了解消防員的日常工作生活,二來我們也面向群眾開展消防宣傳和火災自救逃生培訓。我一直負責這項工作,跟轄區很多老街坊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同時,消防員們也會走出去,給轄區中小學做校外輔導員,到學校傳授消防知識,組織消防培訓。據統計,文慶學班成立以來,已經累計為學校開展消防培訓600多課時;并常年開展愛心助學、義務獻血等各類社會公益志愿活動,累計參與志愿服務超過2000小時。
白云區新市消防救援站特種車駕駛員徐正濤:
消防救援隊伍里公認的“多面手”
2021年珠海“7.15”隧道透水事故救援,他腰拴繩索,和戰友們一起筑成最堅固的生命防線;2021年白云區飛來南路“2.21”樓房坍塌救援,他冒著二次坍塌危險,爬上建筑物頂端,精準地用繩索為被困群眾打開生命通道;2016年東莞龍門架倒塌“4.13”救援,在距離地面30多米高的龍門架之上,他克服萬難,為被困群眾照亮生的希望……13年來,徐正濤一直從事基層搶險救援工作,參加滅火救援戰斗7000余次。
每一次成功救援的背后,凝聚的都是消防員的艱苦付出?!跋谰仍犖樽呦驅I化道路,就需要消防指戰員做到一專多能?!毙煺凉f。為了適應“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他努力熟練掌握手中的各類新式裝備,一有時間就“窩”在器材庫鉆研。“現在,我能夠熟練使用2000多種器材裝備,駕駛操作各類特種消防車輛。”
憑借豐富的滅火救援經驗和過硬的業務技能素質,他成功加入白云大隊交通事故救援專業隊、支隊重型地震救援隊,成為名副其實的業務骨干。這兩年,徐正濤參加多項培訓,還考取了舟艇駕駛、無人機飛手、安全助理等多個資格證書,成為消防救援隊伍里公認的“多面手”。
“一名消防員,必須不斷提升救援技術和裝備運用的能力。”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應對每一次復雜的救援任務,保護群眾的生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消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邱偉榮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