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查房”,大家自然想到是臨床診療查房。一般醫生查房時,說話都很簡練,網絡上還流傳著“如果哪天醫生突然耐心地跟你聊病情,可能要做好心理準備”的段子,可如果醫護人員在查房時跟你耐心地聊“防癌健康科普知識”呢?
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一種新型查房模式正進入大家視野——“防癌健康科普查房”項目,于近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攜手廣東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共同啟動。
“防癌健康科普查房”啟動會現場
“防癌健康科普查房”啟動會
啟動會上,廣東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主任、醫院副院長陳冬平,醫院放療科第一黨支部書記張偉軍,醫院護理部主任宋亞蘭,廣東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常務副主任、放療科副主任鄭榮輝等人出席。
陳冬平副院長表示,在病房臨床醫療查房基礎上開展防癌健康科普查房,不但體現對癌癥患者及其家人的關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而且賦予患者防癌健康傳播使者角色,也有望增強他們抗擊癌癥的決心,在治療康復后更快融入社會,同時從“治好病”延伸到患者家族健康促進行動,將成為防癌健康科普促進工作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廣東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象博士LOGO
癌癥認識誤區,患者家屬更應警惕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抗擊癌癥的最好辦法。然而現今我國民眾癌癥相關健康科學知識知曉率總體仍相對較低。
鼻咽癌的早期信號容易被察覺:1.回吸性或直接涕血 2.耳鳴、耳悶或聽力下降 3.進行性鼻塞 4.頸部腫物
醫院放療科鄭榮輝博士、主任醫師于2019年主持開展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從自己覺察到鼻咽癌相關臨床表現(如涕血、耳鳴、頭痛或頸部腫物等)到醫院獲得確診的平均持續時間竟然長達4.7個月,平均分期已至局部晚期的3期。
大家容易認為,癌癥患者的身邊人及家族成員,應該會因家族人的得病經歷相關防癌意識有所提升,容易做到癌癥早預防早發現。然而事實卻可能與之相反,鄭榮輝相關研究結果還顯示:有癌癥家族史的患者其鼻咽癌早發現(3個月內獲得確診)率僅為45.0%,顯著低于無癌癥家族史鼻咽癌患者的62.1%。表明癌癥患者的家族人群,可能對一些發病征兆更為麻痹大意,患腫瘤時病情延誤可能更為嚴重。
如何讓防癌理念深入人心?
“防癌健康科普查房”知多D
在腫瘤醫院內,啟動“防癌健康科普查房”項目與醫療查房相并行,通過近距離、面對面的有效溝通及相關防癌健康科普教程學習,有望提高患者及家屬的防癌理念和防癌常識的掌握能力。該查房項目同時還倡議患者及家屬肩負“防癌健康科普傳播使者”角色,把所掌握的防癌“利器”傳播給他們自己身邊人、家族人群乃至全社會,為健康中國戰略奉上自己的一份力。
在病區內開展防癌健康科普查房
此前開展健康使者招募儀式
帶領大家到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通訊員:闞文婧、魏彤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