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機制

2021-11-11 09:09:25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抓住“信用”這個核心,廣州正推動食品安全監管由傳統模式向差異監管轉變、由治標向治本轉變,實現精準監管、高效監管、協同監管、智慧監管。11月10日,記者從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構建“信用風險判定分類→風險監測預警→風險研判處置→信用監管約束”的全鏈條閉環式智慧型監管新機制,形成了廣州特色經驗做法。去年,該局“構建以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為核心的智慧型監管新機制”獲評廣州市“誠信興商,信用智創”活動政府類十大創新案例,并獲國務院相關簡報刊登。

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對中秋食品進行抽查。

將信用風險分類與食品風險分級相融合

“我們將信用風險分類與食品風險分級相融合。”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制定了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相關文件,將企業劃分為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四類,從監管頻率、“雙隨機、一公開”、行政處罰幅度、告知承諾制等方面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同時,形成食品企業信用風險分級制度,將信用風險分類與食品風險分級相融合,強化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的運用,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日常監管風險分類專業模型,實施分類監管。

依托廣州市食品生產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對食品、食品添加劑及特殊食品生產企業實施行業專用的日常監管風險分級分類監管,風險分級的評定從“加工食品的風險”“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及“企業食品安全信用記錄”三個方面對生產企業進行量化評分。市場監管部門根據三個方面總累加分值確定企業風險等級并每年動態調整一次,對評定為高風險等級的企業采取加大日常監督檢查頻次等監管措施,有效提高監管靶向性及監管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5+24+72+N”維度對企業進行立體全景畫像

進行分類監管,其科學有效的信用風險指標體系和分類標準十分關鍵。據介紹,廣州市市場監管局以“信用”為切入點,以“風險”為落腳點,構建了“5+24+72”三級跨部門、跨領域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以基本屬性信息、違法違規信息、信用評價信息、關聯企業信息、其他風險信息5個基本信息為一級指標,下設24個二級指標和72個三級指標,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信用風險分類數據模型。

“我們還開發建設了‘一體二維三庫四自動’的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體”是指構建了橫向聯通發改、海關、住建等部門,縱向覆蓋市、區、街(鎮)三級市場監管部門的一體化信用風險監管網絡。“二維”是指從信用風險指標、信用標簽兩個方面,“5+24+72+N”維度對企業進行立體全景畫像。“三庫”是指建立了“數據庫”“指標庫”“標簽庫”三個基礎庫支撐系統應用。創新建立企業主題數據庫,將企業按照“風險預警企業”“包容審慎監管企業”“食品生產企業”等進行“標簽式”分類管理,“數據庫”匯聚了全市151個行政部門3596個信息資源主題共計145.21億條數據。“四自動”是指系統實現了自動歸集數據、自動判別分類、自動監測預警、自動研判處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設置“包容審慎監管企業”標簽,對“四新經濟”企業采取觸發式監管,在包容期內,只有當企業達到高、較高信用風險等級才列入定向抽查名單,否則,原則上免除雙隨機抽查。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市司法局等7部門印發《廣州市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處罰免強制清單》,營造寬嚴相濟的市場準營環境。

創新機制:已有1.43萬戶市場主體通過小程序修復信用

據市市場監管局介紹,信用風險分類監管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將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風險預警監測深度應用于市“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平臺,方便全市各部門對不同風險企業實行靶向抽查、差異化監管,通過技術手段做到“對信用風險高的企業增加抽查比例、對信用風險低的企業降低抽查比例” ,實現監管既“無處不在”又“無事不擾”。

信用風險分類監管還與重點監管相結合。結合電子地圖應用,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風險監測預警處置任務精準推送至各區,方便屬地監管人員及時有效對高風險、較高風險企業加強重點監管。

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數據庫”歸集,依托廣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臺,聯通廣州市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管等業務系統,登記備案、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等信息歸集記于企業名下,形成了企業信用檔案,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統一對外公示,并率先完成了全市1600多戶食品生產企業分類標注全覆蓋。

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創新信用修復機制,積極幫助企業信用修復。自2019年7月開始,在全國率先實行信用中國網站統一受理企業信用修復申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同步修復,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成”。研發企業信用修復微信小程序,率先實現信用修復“零跑腿”“網上辦”“掌上辦”,目前通過該小程序已為1.43萬戶市場主體完成了信用修復。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穗市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