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1月9日晚,第五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第三場入圍城市答辯會舉行。巴西圣若澤杜斯皮尼艾斯、厄瓜多爾基多介紹基多、南非開普敦、美國洛杉磯四座城市參加了主題為“創新之城”答辯。如何因地制宜規劃不同的創新路徑?如何讓創新更大范圍地推廣?納入更多的聲音?尋求城市發展的創新路徑是本場入圍城市答辯的核心。
創新工具和政府領導力是重要的因素
在廣州獎國際顧問、廣州國際城市研究會執行主任游建華看來,入圍城市的答辯中,每一位代表的發言都圍繞主題“創新”。巴西圣若澤杜斯皮尼艾斯聚焦傳染性疾病的監控,瓜多爾基多介紹基多關注城市的規劃建設,南非開普敦將垃圾變廢為寶,美國洛杉磯關注如何讓更多城市參與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些城市的創新性實踐為全球城市創新管理提供了啟發性的參考和借鑒。
巴西圣若澤杜斯皮尼艾斯:做好傳染性疾病的“監測哨兵”
2017年開始,巴西暴發了80年以來最嚴重的黃熱病疫情。黃熱病原本屬于動物傳播類病種,但由于人類活動改變了環境,城市化入侵森林地區,人類也有了染病風險。因此,政府需要確定防控感染黃熱病的優先區域。
“使用SISS-Geo平臺實時監測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通過充分充分收集和診斷數據,讓監測平臺生成預測模型,幫助疾控組織和專家提前確定優先接種疫苗區域,從而啟動防控行動方案。”圣若澤人畜共患傳染病監測部門獸醫師哈羅德·格雷卡說道。
哈羅德·格雷卡介紹,當地通過這個程序監測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從而提高公共衛生問題的認識,推動當地衛生工作。同時,他認為SISS-Geo平臺不僅可以監測黃熱病,還可以監測各種各樣的傳染性疾病例如新冠肺炎,做到實時監控衛生健康問題。
“如何確保偏遠地區居民也被納入系統?”“在推廣宣傳SISS-Geo平臺時如何兼顧不同地區居民的習慣?”答辯會現場主持人對該項目進行了連番提問。
“在農村或者是郊區地方的居民,我們一般會到農場、谷倉或者關于農業活動的會場去進行宣傳。城市居民接納新技術、新軟件的能力較強,未來我們也會運用社交軟件進行大力推廣和普及。”哈羅德·格雷卡坦言,未來SISS-Geo平臺還需要做大量廣泛的教育宣導工作,將應用平臺推廣到更大范圍的人群。
厄瓜多爾基多:有溫度的可持續城市建設
基多是一個地形非常特殊的城市,在高原地貌影響下城市的擴張朝著縱深的方向發展,這就形成了基多碎片化、去中心化、無規劃、人口密度低的城市現狀。
“所以在過去6年中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在城市中心建造更多的高密度、高樓層、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我們也通過一些激勵措施和城市戰略規劃,最大限度地吸引建筑商在市中心進行基礎設施和建筑的布局。我們還會為居民提供經濟適用房。”基多市大都會區人居和住房署土地資源部部長弗拉基米爾?塔皮亞介紹道。此外,該項目也有配套的評價指標體系,從用水方式、能源消耗、綠色基礎設施和循環經濟的維度考量可持續建筑的情況。
答辯會主持人針對激勵措施提出頗為尖銳的問題:“具體的激勵措施是什么?”“是讓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嗎?”
弗拉基米爾?塔皮亞表示,當地城市有相關政策去激勵有利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如果能夠建綠色建筑,我們會提供財政補貼。鎮政府也會根據建筑的價值進行投資合作。”對于經濟適用房,政府也會靈活地提供土地計算比率給予建筑商補貼和優惠。
南非開普敦:將垃圾變廢為寶
西開普工業共生計劃聚焦資源循環與經濟循環,是由南非西開普省經濟發展和旅游部于2013年發起的一項便利服務。該計劃通過為搭建互惠互利的渠道,吸引了大量企業加入其中。同時該計劃將垃圾場中的廢物變廢為寶,并通過產業共生的各種增值介入措施來刺激經濟,減少碳排放強度,并創造了就業機會。“2013年以來,超過11.9萬噸的廢物被循環利用,為企業提供了價值890萬美元的經濟利益,創造了360多個工作崗位。”綠色開普項目循環經濟高級分析師奧利弗·邦斯坦介紹介紹計劃取得的成果。
政府在計劃的實施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在開展的工業園區項目中,有沒有配套的激勵措施吸引不同的企業參與其中?主持人從該計劃的頂層設計和可持續發展層面進行提問。
奧利弗·邦斯坦介紹,該計劃重點是通過垃圾填埋場轉移沒有充分利用或者廢棄的材料來創造循環區域經濟,所以在很多業務上都和不同企業有聯系,這本身就是吸引力之一。“對于一些加入的企業,政府提供了成本和稅收的優惠,同時企業可以在垃圾循環利用中找到自己可以使用的原料,這本身也是降低企業成本的體現。”針對評委提出的政府在整個計劃實施過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奧利弗·邦斯坦介紹,在該計劃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聯絡角色,在戰略和政策制訂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制訂了國家垃圾管理和廢棄物管理戰略,進一步提升了該計劃跨地區的合作的能力。
美國洛杉磯:可被復制推廣的創新工具
在美國,有超過1/3的貨物通過洛杉磯的港口進入國內;在洛杉磯,有37%的居民出生在國外,可以說,這個城市與世界各地城市有著深刻的聯系。在過去的四年當中,洛杉磯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目標本地化操作的典范。但如何利用洛杉磯模式幫助不同的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洛杉磯開發了基于洛杉磯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行動的開源工具。
該工具由兩個部分組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數據報告平臺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活動索引。“雖然一開始可持續發展目標數據報告平臺是為國家統計而開發的,但洛杉磯是第一個將其用于地方報告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活動索引是一個眾包式百科全書,記錄著在洛杉磯推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組織。它是可以允許居民建立共享功能,并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這兩個工具也都有多人協作的超文本系統,其代碼可被其他城市和組織重復使用。”洛杉磯可持續發展目標項目和數據經理安吉拉?金向大家介紹道。
“市政府有沒有參與到工具的開發層面?”“如果出現異樣的數據政府會出臺應急方案嗎?”評委對于提出的問題,安吉拉?金做出回應。
“我們做的是專業統計,相關部門每年年底就會得到我們的報告,但是他們看到的已經是去年的數據了。比如就業是政府比較關注的,但就業要靠長期的規劃,而不是應急方案可以處理的。”吉拉?金回答評委的問題。而在政府的參與層面,安吉拉?金表示,項目會跟不同的城市合作,數據的關聯性越來越強,很多時候在項目的初期,政府就會進入項目中來。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朝露 葉作林
圖/由受訪者提供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