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公布了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名單,廣州順利獲評國家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
據了解,近年來,廣州市全面提升社會信用建設質量和水平,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廣泛開展信用惠企便民服務。城市信用狀況不斷優化提升,在近12個月的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預警工作中,廣州排名均保持前列,其中6次排名前三位。
信用數據支撐作用明顯
廣州全市常住人口和登記企業公共信用信息100%全覆蓋
廣州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已實現與市級司法、行政部門和公用企事業單位信用信息的融合共享,以城市組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門戶網站一體化建設“示范性平臺網站”稱號。
在發揮信用數據的支撐作用方面,滾動更新公共信用信息資源目錄,實現全市常住人口和登記企業公共信用信息100%全覆蓋,累計歸集市場監管、海關、稅務、司法等方面的信用數據量超60億條。
同時,開發“嵌入式”一鍵查詢數據接口,應用區塊鏈+信用記錄(報告)等功能,提供信息查詢服務5600余萬次,共享信用信息近7億條。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細分領域達到120個
圍繞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類監管、事后信用獎懲和權益保障,廣州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現讓守信者“降成本,減壓力”,讓失信者“付代價、增壓力”。
在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用地審批、行業自律等環節建立信用承諾機制,累計歸集并主動在“信用廣州”網公示各類信用承諾近600萬份,扎實以承諾推進減材料、縮環節、強約束。
同時,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等為依據,對監管對象進行分級分類并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細分領域達到120個,數量居全國前列,有效提升監管效能。完善失信主體信用修復機制,累計完成涉企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近3萬條,有力支持市場主體信用重塑。
以信用撬動金融資源服務中小企業
以“信易貸”平臺,積極探索廣州特色的“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創新應用,以信用撬動金融資源服務中小企業。
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廣州開發上線“抗疫專區”,上架信用產品達18款,貸款利率平均5%,最低年化利率2.5%,多款產品實現線上申請和線上測額,有效助力中小微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此外,廣州還積極開展信用創新示范區建設,結合市場主體需求和各轄區經濟特點開展差異化探索,創新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應用場景,推動形成“誠信商圈”、政策“信易兌”、項目“信任籌建”、“信即辦”極速審批等各具典型特色、可復制推廣的經驗舉措,激發釋放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高效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雯雯 申卉 通訊員 穗發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陳憂子 蘇俊杰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