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電車棚價廉物美 小區“飛線”越來越少

2021-10-27 10:15:28    來源: 湖北日報    

電動車輛如今是人們出行的“好幫手”,但充電的煩惱隨之而來。小區里電動自行車充電不便,業主私拉亂接電線充電非常危險,馬路上開著電動汽車卻找不到充電樁也很焦慮。

如何解決群眾的“充電”煩惱?電力部門開動了腦筋。在全省小區里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基本建成電動汽車城際互聯快充網絡,并不斷探索新模式,讓群眾充電既方便又安心。

智能充電車棚價廉物美

小區“飛線”越來越少

鄂州洋瀾湖一號小區,是一個有1600多戶的大型小區,電動自行車起碼有上千輛,管理起來頗為費勁。

“原來開發商建了一些充電位,僅有約100個插座,遠不能滿足需求。”小區業委會主任劉德祥說。日常出行必需電動車,業主們八仙過海,從樓上“飛線”充電、搬進樓道充電、占據消防通道充電屢見不鮮。

要消除安全隱患,一味靠嚴禁、勸阻,事倍功半。只有更好地滿足業主充電需求,才能見效。去年一次偶然機會,業委會與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接洽上了,后者為小區建設新式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

9月2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小區大門附近看到一座充電車棚,有48個插座,每個插座上貼著二維碼,業主掃碼付費,充滿一輛車花費不到3元。“這比原來開發商收取的價格還低了一些。”前來充電的業主說。

不僅電價便宜了,安全性也更高了。國網鄂州供電公司綜合能源服務班(電動汽車)客戶經理杜磊介紹。插座有充滿自動斷電功能,防止超時充電造成電池爆燃。在車棚梁架上,吊著6個紅燈籠樣的東西,走近一看才發現是6個懸掛式滅火器。“這些滅火器帶有溫度傳感器,萬一發生火災,它們感應到高溫立刻啟動,第一時間控制火勢。”

目前,小區新建、改造了12個充電車棚,插座增加到312個,大大緩解了充電難題。小區業委會和物業又引導業主有序停放電動車,“飛線”充電、占用樓道充電等現象大幅減少。

同樣發生變化的還有城南故事小區,供電公司在這里也建設了新式充電車棚。小區物業經理皮勝兵感覺輕松多了:“過去8棟樓全都有‘飛線’充電,一旦發現要挨家挨戶去勸阻,根本管不下來。”新式充電車棚安全又方便,業主樂于使用,“飛線”越來越少。

居民小區低速二輪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項目,是鄂州供電公司“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內容之一,目前已在鄂州26個小區建設了36處充電設施、458個充電插座。公司計劃總共建設293處充電設施,共計有2500多個智能插座,預計總投資600多萬元。

充換電一體站點

新能源汽車換電僅5分鐘

在宜昌市國賓花園酒店,有一座占地面積930平方米的電動汽車充換電一體站。這是今年8月初,國網宜昌供電公司與蔚來合作的充換電一體站,已投運充電車位8個,后續將拓展至16個。

從投運以來,這個站點經常停滿電動汽車。與眾不同的是,這里還有供蔚來電動車使用的換電站。換電站占地約20平方米,灰色盒子般的裝置,一輛蔚來電動車開入換電站后,舉升機將車舉起,機械托盤伸入車底,把電池模塊拆下,然后換上新電池,5分鐘即可完成。

“換電就像加油一樣方便快捷。”車主徐先生挺高興。換電站有70千瓦時和100千瓦時兩種規格的電池包可供選擇,分別對應400多公里和600多公里續航。

為充分保障新能源車主的充電體驗,充換電一體站的出入道閘設置只允許新能源車進出,并且免費停車2小時。站內的快速充電樁,充滿一輛車只需約1個小時,新能源車主基本不用出停車費。

良好的體驗吸引了很多車主。據統計,站點投運僅三周,充電次數1470次,電量3.75萬千瓦時;換電454次,電量1.89萬千瓦時。

據國網宜昌供電公司介紹,近年來,公司利用營業廳、自有辦公場所、商業綜合體、酒店停車場及事業單位車位新建充電設施,目前,宜昌市已建設投運61座充電站、270臺充電樁,實現中心城區“1公里”充電服務圈。位于國賓花園酒店的充換電一體站是鄂西首座此類站點,同時,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對接,將新建小區及商業綜合體納入充電設施規劃,提出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時新建配套充電設施,進一步便利群眾出行充電。

而在全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覆蓋日益廣泛,國網湖北電力至今已累計投資超12億元,已基本形成以武漢為核心、覆蓋主要地級市的較為完備的充電網絡。設施完善刺激了電動汽車出行,今年1-8月,湖北電動汽車公司充電量累計5049.5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51.82%。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