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走訪透視海珠新未來:琶洲鋪開世界級產業藍圖

2021-10-27 12:09:47    來源:大洋網    


海珠工美港

大洋網訊 新布局,新活力。10月26日,廣州市海珠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海珠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布局、新謀劃讓人振奮。在海珠琶洲、廣州塔、海珠濕地等海珠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線,伴隨著新藍圖的繪就,嶄新的發展活力正在這片熱土上不斷迸發。

滾滾珠江水,孕育了海珠這個生機勃勃的廣州中心城區,也必將見證著海珠邁向廣州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的堅實印記。

琶洲:打造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區

阿里巴巴、騰訊、TCL、唯品會、科大訊飛……站在廣報中心向東眺望,一幢幢大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琶洲試驗區蓬勃的發展活力讓人眼前一亮。

琶洲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阿里巴巴等8個項目已投產運營,國美等14個項目主體建筑封頂,騰訊等4個項目正在實施地上主體工程,三一集團等7個項目正在實施地下室結構工程或基坑施工。未來發展的藍圖已經清晰,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把琶洲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數字經濟示范區。”

目前,海珠區配合支持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室建設,已匯集4位院士、300多位科研人員,啟動腦機智能研究中心等19個研究項目,并與一批重點企業開展項目合作。琶洲發展的新藍圖讓人們倍感期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區。全力構筑“數字+會展+總部+高端商貿”融合創新產業新高地。力爭到2025年琶洲試驗區實現營收超5000億元。

開足馬力,搶占未來數字經濟產業鏈的制高點,廣州未來發展的新活力正在琶洲這片熱土上迸發。

廣州塔:建設世界級濱水城市客廳

最近幾個月,市民發現廣州塔周邊有了顯著變化:增添多處精美的花景花壇,行道樹掛上了滿天星燈飾。

廣州塔是珠江沿岸最知名的地標,海珠區提出按照優于5A級景區的標準打造,將廣州塔景區努力建設成為世界級濱水城市客廳。“我們正以繡花功夫推動廣州塔景區綜合環境品質提升,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廣州塔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林嘉濤說。走到廣州塔下的珠江岸邊,郁郁蔥蔥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珠江財富碼頭前,游客絡繹不絕,這里是游客參加珠江游的打卡地,其所處的閱江路碧道更是廣大市民休閑健身的熱門地。服務市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集文化傳承展示和便民惠民服務于一身的“海珠區新時代驛站·財富碼頭”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駐足的腳步。

廣州塔下,活力煥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珠江前航道打造文化、多元、精致的魅力水岸。廣州塔區段發揮地標效應,將廣州塔景區建設成為世界級濱水城市客廳,打造都會活力區。海珠區還將支持廣州塔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22年建成運營羊城廣場,爭取建設廣州國際媒體港東塔等一批地標性商業綜合體,吸引高能級品牌首店、旗艦店、概念店入駐,集聚更多國際知名高端品牌、新興時尚品牌,開展全球、全國新品首發、首秀、首展宣傳推廣。還將整合提升濱水岸線資源,探索開發海珠環島水上旅游線路,串聯臨江景點,打造金牌旅游和消費游徑。

海珠濕地花海

海珠濕地:最美城央濕地 打造灣區綠核

海珠將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為引領,打造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互促共進的“美麗中國”海珠樣板。其中,將全面建成106.5公里碧道,打造“小環+大環”游憩系統,建設百里濱水帶狀公園,形成水清岸綠、都市風光的生態廊道,還將建設最美城央濕地。

走進海珠濕地公園,眼下,海珠濕地公園“都市田園”的五彩花海正綻放,不少市民在花海漫步。“我家離這里只有2公里路,幾乎每周都要帶孩子來這兒耍。”市民陳先生表示,現在一到周末,濕地公園的人就特別多,大家都喜歡來湖邊、綠道游玩休閑。海珠濕地水網交織,綠樹婆娑,百果飄香,鳶飛魚躍。位于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南端的海珠濕地總面積約1100公頃,其中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869公頃。隨著海珠濕地一、二、三期的全面開放,作為全國超大城市中心區最大、最美的國家濕地公園,海珠濕地為廣州市民提供了寶貴的生態空間。

海珠濕地毗鄰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生態優勢對科技、人才、資本的吸引力正進一步彰顯,一大批項目在海珠濕地周邊聚集,形成了廣州新落戶企業“濕地效應”現象。

海珠區將全方位提升海珠濕地圈層發展能級,構建“濕地+林蔭大道+都市圈”發展布局,讓濕地成為招商引資和創新創造的“綠色名片”。推動海珠濕地周邊環境美化、商業優化、交通便利化,在不破壞生態本底的前提下,適當增加綠色餐飲、高端會議論壇等配套。伴隨著品質的提升,海珠濕地高端要素集聚效應將越來越顯著。

鏈接:

“一區一谷一圈”發展布局

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區。充分發揮琶洲西區示范帶動、產業溢出效應、龍頭企業引領作用,聚合產業鏈資源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專攻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核心業態,全力構筑“數字+會展+總部+高端商貿”融合創新產業新高地。

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樞紐、創新創業集聚高地、生態創新示范基地。全方位整合新港路沿線大學、大院、大所優勢資源,按照“1+2+N”模式,打造1個示范園區,整合資源建設2個試點園區。全方位提升海珠濕地圈層發展能級,構建“濕地+林蔭大道+都市圈”發展布局。

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將打造成為廣州歷史文化傳承地和品質消費體驗地。高品質改造提升南華西街、洪德巷等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嶺南文化傳承創新展示核心區。聚焦增強商業服務能級,整體提升江南西等特色商圈品質,謀劃“江南西—寶業路—金沙路—太古倉”美食大道。聚焦打造優質旅游品牌,深挖海絲文化、非遺文創等資源,打造精品特色文旅游徑。

數讀海珠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000億元臺階,年均增長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7.9%,高于經濟增速。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世界發達經濟體水平。阿里巴巴華南運營中心等36個“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全面投產達產,帶動全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超1600億元。

今后五年發展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左右。

構建便捷高效內部路網,完善“九橫九縱”路網骨架,琶洲西區50條道路路網工程全面建成,力爭42.2公里環島路全線貫通,新增道路橋隧32.1公里。

建成一批“席地可坐”、特色鮮明的城市管理高品質樣板街區。力爭到2025年新增15個以上市級容貌品質社區,創建5個以上市容景觀樣板街道。

著力擴大基礎教育優質學位供給,新建17所中小學、幼兒園,完成13個校園改擴建工程,提高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比例,打造更多優質特色高中。

文、圖/廖靖文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