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元的電動自行車頭盔能保安全嗎?

2022-03-15 18:59:25    來源:揚子晚報    

2020年以來,全國推行“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督促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佩戴頭盔。記者發現,騎車人佩戴的這些頭盔雖然外形差不多,但質量卻良莠不齊。這些頭盔能否有效保護騎車人的安全?

價格天差地別 質量差異巨大

在山西太原市相關銷售市場及網購平臺上,記者發現,在售的電動自行車頭盔價格天差地別,最便宜的僅需3.9元,貴的達到數百元。

記者從市場上購買了兩款價格分別為40元和170元的頭盔。其中標價40元的頭盔,有完整外形,內部也有分層結構,佩戴時頭部不與外殼直接接觸,看似無懈可擊。另一款170元的頭盔,外殼更堅固,綁帶更牢靠,兩層結構中間,還多了一層發泡材料緩沖層。

記者首先對兩頂頭盔進行了1.5米高度西瓜“戴頭盔”墜地試驗。試驗中,第二款頭盔保護西瓜沒有破損,第一款頭盔“保護”下的西瓜直接裂成兩半。

“佩戴”第一款頭盔的西瓜裂成兩半。

隨后,在太原交警一處電動自行車登記點的教育展示區,記者利用此處設備,對兩頂頭盔進行了簡易試驗。在墜落穿刺高度僅為1米的微縮簡易實驗中,第一款頭盔頂部直接碎裂,頭模遭鋼錐刺入。第二款頭盔僅被刺出小凹點,并未穿透,頭模也無可見傷害。此外,第二款頭盔始終保持固定狀態,而第一款頭盔的綁帶在遭受撞擊時脫開,導致頭盔偏移。

在太原交警、山西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等單位提供的警示教育片中,一名戴頭盔的騎車人被攪拌車從頭部軋過,但很快站起身來;另一名戴頭盔的騎車人,碰撞時直接將頭盔甩出,受到嚴重傷害。在另一起輕微剮蹭事故中,騎車人雖戴了頭盔,但仍頭破血流,還被碎裂的頭盔碎片扎傷了眼睛,造成二次傷害。

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觀察員賈永峰認為,無論從簡易試驗還是實際案例看,當前市場上售賣的電動自行車頭盔確實存在較大質量差異。質量差的頭盔主要表現為外殼材質低劣、束帶不牢靠、缺少發泡材料緩沖層等,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頭部。

市場大、廠家多 “超七成頭盔不安全”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3億輛,每年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十分驚人。

據統計,2019年全國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8639人,致傷44677人,占非機動車傷亡人數的70%。太原市交警支隊車管所證照科副科長岳啟龍表示,涉及電動自行車死亡事故中,八成以上是顱腦損傷致死,主要原因是沒有或不規范佩戴安全頭盔。

隨著2020年“一盔一帶”行動展開,大量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開始購買頭盔,市場容量過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國家強制性標準》編制組成員曾長龍告訴記者,自2020年4月以來,電動自行車頭盔需求量猛增。近兩年,我國電動自行車頭盔生產企業,從100多家猛增到500家以上,頭盔日產能由20萬頂,推高到100萬頂左右。但根據他們的市場調研,市場上超七成電動自行車頭盔存在安全隱患。

多數電動自行車騎行人佩戴了頭盔。

在2021年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所頭部防護用品實驗室依據地方團體標準進行的一次測試中,10款頭盔有4款不耐摔,6款約束綁帶不牢靠。

太原市電動自行車銷售市場中的一些商家表示,如果為了應付檢查,“買20元的頭盔就可以了”;如果真要確保安全,“就要買100多元帶3C標志的”。部分商家“買電動自行車送頭盔”,但除兩家品牌所送頭盔質量較好外,大量商家送的都是沒有發泡材料緩沖層的廉價頭盔。在記者街訪的多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中,只有一名購買了200元以上的頭盔,其他多數受訪者的頭盔價格集中在20元至40元,這些廉價頭盔均無發泡材料緩沖層。

讓“安全帽”變安全仍需多方努力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電動自行車頭盔行業,既無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標準。一些地方出臺了相關團體標準。但這些標準不具有強制力,無法全面規范行業的產品質量。

部分廠家人士認為,在沒有強制標準的情況下,廠家以“防護頭盔”等名義生產低質量的電動自行車頭盔很難被有關部門查處。一些企業按摩托車B類頭盔生產的、具有3C認證的頭盔則因成本高、價格高,不易被市場接受。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快相關國家強制標準的出臺,對生產企業形成有力的引導和規制。

交警部門建議,相關地方立法也可進一步完善。目前部分地方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中,對佩戴頭盔僅是“鼓勵”,并非強制,更無對頭盔安全等級的要求。交警部門呼吁,在下一步的地方立法中,可將佩戴頭盔納入強制性規范,并明確佩戴頭盔的安全等級,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保護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目的。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