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青山不言老,江河萬古流。湘潭市許多年過花甲、年逾古稀的農民老當益壯,依然奮戰在農業生產第一線,他們的生產理念、耕作手段和經營模式與時俱進,成功轉型現代農業新農民;還有一部分行政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回原籍養老定居后,繼續從事種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或利用一技之長指導家人、親友創辦規模化、標準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鄉村振興貢獻余熱。
“金色田野夕陽紅”之五
“綠本茶人”恪守其“剛”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
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位于湘潭縣中路鋪鎮“超美”水庫岸邊的龍鳳茶園,每天吸引大批游客前來休閑觀光,盡賞美麗鄉村之樂。3月13日上午,一位精神矍鑠的古稀老人來到茶園,時而品嘗綠油油的嫩葉,時而撫摸機耕道邊的桂花樹,時而擺弄地上的滴灌系統,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不過,他與別的游客明顯不同,關注的、陶醉的不是山水相連、美不勝收的景色,而是層層疊疊的茶樹、豐收在望的新茶。
心系茶園 德藝雙馨
這位老人名叫陳剛,市農業農村局退休的農技推廣研究員、資深茶葉專家,去年入選中國老科協集中宣傳的100名優秀老科技工作者黨員事跡名單。龍鳳茶園是他退休以后指導打造的茶葉栽培基地之一,傾注了他5年心血和汗水。從茶園規劃布局、選種育苗、整地施工,到加工廠選址設計、材料采購、機械設備安裝,每一項都親力親為,抓質量、抓工效、抓成本節約。甚至連茶園機耕道邊的綠化美化苗木整枝,有的他都要自己動手,唯恐民工該剪的不剪、不該剪的剪了。
“雖然我離開龍鳳茶園兩年多了,不再是這里的科技顧問,但它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時常為之牽掛。尤其是冬培、春采季節,不管園主是否邀請,我都要來看幾次,關心水肥管理、采收加工。”陳剛說,包括龍鳳茶園在內,他把全市各地規模茶園視為寶貝,始終無法割舍。目前,他所在的市老科協農業分會“鄉村振興智囊團”已將這些茶園定為志愿服務對象。
40多年來,陳剛一心專注茶葉科技研究推廣和名優產品開發,陸續在全市各地指導開辟了近20座茶園,參與培育了“羊鹿”“船形”“鶯鳴春”“漣水雙泉”等10余個名優綠茶品牌,有些品牌商標還是他命名的。
“剛性人生平淡過、綠本茶道風雨行”“以綠為本闖天下、以色取勝寫輝煌”,這是友人為陳剛寫的兩副對聯。如今,他的微信名字就是“綠本茶人”。他表示,“綠本”還蘊含著深層意思,與“剛”齊名,那就是剛正不阿、淡泊名利,一生只為做好茶,不參與產品交易。
不愿為官 潛心茶業
陳剛畢業于湖南農大(原湖南農學院)經作系,茶葉專業知識非常扎實,參加工作后又理論聯系實際,刻苦鉆研,逐漸成為湘潭市茶葉科技隊伍中的佼佼者。他先后于1984年、1996年、2001年以國家派遣的訪問學者身份,三次赴日本交流深造。2003年,他辭去原市農業局黨委委員、總農藝師職務,潛心培育茶葉產業。
“有人開玩笑說我是51歲提前‘退休’,但到目前70歲了還沒有真正退休。”陳剛坦言,自2000年被納入農業部專家人才庫后,除了本市茶葉企業,經常還有省內外的規模茶企邀請他擔任技術顧問,或請教技術難題。他先后為省內衡陽、郴州、張家界以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多個省市的茶園、加工廠提供幫助,工作時間排得滿滿的。
陳剛堅持從技術、經濟、生態、效益、市場等多角度指導生產加工企業,探索總結出“五個一流”的產業理念,即一流的生態系統、一流的技術裝備、一流的名優產品、一流的經濟效益、一流的社會回報,致力營造櫻花迎客、桂花飄香、池水戲魚、涼亭賞景、凈心品茗的茶園環境,積極為實現農旅結合、茶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這些年來,陳剛先后引進30多個茶樹品種,針對全市各地茶園土壤酸堿性,因地制宜試種,最終選定3-5個最適合的品種大面積推廣。在加工手段上,促進市內各茶企實現了從純手工通宵達旦制茶,到機械化流水作業、冷庫保鮮的過渡,生產效率大增。同時,他還研制了一些除雜、速降溫等設備,對生產名優茶大有幫助。他領銜的多個科技創新項目,獲國家、省、市級科研成果獎。
業精于勤 守業于心
湘潭縣羊鹿茶業有限公司是湘潭市茶葉龍頭企業之一,3個茶葉生產基地總面積達1000多畝,擁有兩個現代化加工廠。這里是陳剛致力于名優綠茶生產技術研究的起跑點,也是他引以為榮的“得力作品”之一。
1989年,湘潭縣雁坪鄉(今屬楊嘉橋鎮)羊鹿村綜合農場實行承包經營,果樹、黃花菜、茶葉等共計230余畝,其中茶葉園僅30畝。當時,身為市農業局經作科副科長的陳剛在全市茶葉界已經較有名氣,承包人便邀請他去指導如何打理好這些茶園。
“那時候沒有科技特派員機制,我與承包人也不熟,完全是出于對種茶的熱愛而去,沒有報酬。”陳剛說,從第一次去農場開始,他就建議承包人改變果、蔬、茶“綜合農場”的理念,集中精力做好茶葉產品,依靠“專、優”創造效益,于是就有了“羊廘茶場”(湘潭縣羊鹿茶業有限公司的前身)。
34年,羊鹿茶場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并陸續完成了茶園品改、培管技術更新、現代化加工設備引進等6大任務,年產值從最初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如今的2000多萬元。出產的的“羊鹿毛尖”等系列產品先后獲得18項省級以上獎勵和榮譽稱號,其中國家級金獎一項、省級金獎9項 。
“全市所有品牌茶葉及其茶園,我都為之奮斗過,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我人如其名,性格較犟,看準的事輕易不言放棄、變通,因此避免不了會得罪人。”有的并不認同陳剛的“五個一流”理念,有的在茶葉采摘加工、茶園和加工廠建設、材料采購等方面的要求不一樣,但他不為所動。
對于別人的不理解,陳剛恪守“真金不怕火煉”;對于專業技術,他奉行“好鋼全靠千錘百煉”。他表示,做大做強茶葉產業是件好事,定當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