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業互聯網 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2021-10-21 14:36:06    來源:央視    

在遼寧沈陽舉辦的2021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昨天閉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在會上發布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白皮書預測,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有望再創新高。

據測算,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3.57萬億元,預計2021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4.1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上升至3.67% ,工業互聯網已逐步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 王寶友: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工業互聯網對制造業領域的增加值規模是最大的,我們現在對相關產業增加值,超過千億的產業帶動超過9個。

王寶友表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還促進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助力我國就業升級。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增加值規模為0.95萬億元,帶動就業603萬人;滲透產業增加值規模為2.62萬億元,帶動就業2126萬人。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 王寶友:下一步的工作應該是以中小企業應用互聯網為主,中小企業可以依據、依照工業互聯網的平臺,附著在工業互聯網這個產業鏈上,發揮數字,包括互聯網產業平臺對自身的促進、提升作用。

5G+工業互聯網 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本次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還展示了不少5G+工業互聯網的最新技術。目前,我國建設“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800個,采礦、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等行業成效顯著,加速了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遼寧擁有全國75%的菱鎂礦資源儲備,但每生產1噸菱鎂產品耗電達3000度左右,大部分菱鎂企業在電價較低的夜間用電低谷段集中生產給當地電網運行帶來了較大壓力。國網鞍山供電公司與菱鎂行業聯合利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通過對菱鎂熔爐的智能化改造,使其具備響應電網調控指令的功能。目前菱鎂工業互聯網平臺累計接入企業30戶,監測菱鎂爐243臺。

國網遼寧電力有限公司鞍山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寧遼逸:通過項目實施,已經為遼寧南部電網釋放15萬千瓦負荷容量,預計年度可消納清潔能源45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碳排放4.4萬噸。

由于裝備制造業的生產屬于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在這個樁機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兩臺甚至多臺加載5G技術的無人搬運車正在協同工作。

目前,這家樁機工廠經過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后,共有8個柔性工作中心,16條智能化生產線,375臺全聯網生產設備。不久前,這家樁機工廠入選了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成為全球重工行業首家獲認證的“燈塔工廠”。

三一重工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 董明楷:未來工業機器人發展必然的一個方向,就是工業機器人技術,結合到人工智能加機器視覺這種,讓機器真正像人有更好的感知能力,使機器人更聰明。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