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小明,最近因為臉上長痘、聲音變粗等問題變得苦惱且自卑,總覺得同學在背后議論自己,逐漸開始不與同學交往,整日唉聲嘆氣,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小明更加郁郁寡歡。
其實,15歲的青少年正經歷著青春期身體上巨大的變化,處于自我意識高度發展的一個階段,在生理與心理變化的雙重影響下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沖動、恐懼等情緒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抑郁常見表現如情緒低落、冷漠,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自我責備貶低,同時又很敏感,容易感到悲觀,對學習活動反應冷淡等。
焦慮最顯著的表現是急切煩躁,自覺緊張不安,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還可能伴有明顯的行為問題,少部分存在攻擊性行為。
恐懼對特定環境和事物有恐懼感,如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產生異常恐懼并主動回避以消除不安,輕者緊張焦慮,重者可能出現心慌、胸悶、做噩夢等不適癥狀。
強迫如腦內反復回憶別人對自己說過的話,考試后總覺得做錯了,上學路上總懷疑忘帶東西反復檢查,考試過程中總覺得想要小便,實際上并沒有等。
那青少年面對類似的情緒問題,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進行自我調整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并接納青春期身心的發展變化,可以通過主動學習來適應身體的變化,通過生理調節如放松訓練來改善情緒。
其次,情緒問題往往是認知的折射,是由個體對事件的偏差認知和評價產生的,要從認知層面來理解消極情緒,試著理解負性情緒的存在,允許自己產生負性情緒。
最后,在適宜的時間、適宜的場地合理宣泄情緒也是一種有效的措施,如向朋友傾訴、在適當的場合放聲大哭、適當運動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