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下 學生和家長正努力適應新變化

2021-09-06 13:53:03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小學上課不早于8點20分、每天課后服務至少開展2小時……“雙減”政策下,北京中小學在新學期的教學安排上做了多項調整,學生和家長正努力適應新變化,一些機構也迅速嗅出新的商機,推出早托等新業務。

變化

來接孩子的爸媽多了

傍晚近五點,距放學時間還有約半小時,豐臺一所小學門口開始漸漸聚攏起接孩子的人群,家長們根據學校外墻標出的班次在對應區域等候。據了解,該校從本學期開學第一天起便將放學時間統一延后。

五點半,校門緩緩打開,孩子們以班級為單位,按照從低到高年級依次離校。記者看到,不少家長手中拿著面包、水果等,有位老人還拎著快餐店的紙袋,接到孫子后,便掏出一塊炸雞遞過去。“先墊點兒,不然到家我再做飯,吃上至少得6點半了,孩子太餓。”

延后的離校時間,也改變了一些家庭的任務分配,“接孩子”的活兒悄然落回到父母身上。記者注意到,每個班級幾乎都有個別學生暫未有家長來接,老師會將他們帶回校園內集中照看,并分別聯絡各自家長。

一位神色匆匆的父親跑來,接走“滯留”的兒子后表示,其實平日老人也在家里幫忙。“擱以前的點兒我是接不了的,老人就需要買菜做飯,很早來接孩子,下午會比較辛苦。”延后放學的話,他只要早走十幾分鐘,騎電動車很快就到了。這樣老人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午休、做飯,父子倆一進家門就能吃上飯。“我要是走晚了可能會有點匆忙,但整體來說還是比以前更從容。”

在西城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低年級部,校門外等著接孩子的人群中也多了不少年輕爸媽的身影。

“還好,總算趕上了。”5點20分,剛下班的程女士一路飛奔而來,將電動車停在路旁,立即加入排隊大軍。“老人腿腳不太好,找托管機構又不太放心,幸好學校能提供課后服務,時間可以銜接上。”

“靠右走,小心腳下。”10分鐘后,頭戴小黃帽的學生們有序出校,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達指定位置。“我在這兒!”辰辰從人群中一眼認出爸爸,臉上滿是歡喜,高高舉起胳膊來回揮舞。“對接”成功后,父子倆手拉著手,有說有笑地直奔附近的人定湖公園,“趁著天還亮,讓孩子再多一些戶外活動,也是難得的親子時光。”

事實上,戶外活動也是不少家長對于學校課后服務的期待。“操場可能沒那么大,全出來不太現實,可以考慮分批。比如一二年級反正也沒有書面作業,或許能輪流出來,這樣對預防近視也有幫助。”

托管

課后托管機構冷清了

與校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距離西城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不遠處的一家托管機構明顯冷清許多。教室里,僅有的兩三名學生也陸續被接走。

“我們這里之前一般是20個孩子,最近有點兒受影響,來的孩子少一些。特別是這學期上三年級的幾個孩子,過去也就在這兒待到五點半左右,現在既然學校能到這個時間,他們也就不再過來。”盡管如此,工作人員還是對自己所在機構的托管服務充滿信心,“在學校托管確實不花錢,可受限制也多,一方面場地有限,另一方面怕有風險,所以很少會讓出教室,孩子剛開始新鮮兩天還行,時間長了就不一定還愿意。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孩子,本來年齡就小,更是坐不住。來我們這里的話,能帶到人定湖公園去玩,還可以報班學跆拳道、乒乓球、書法、繪畫等。”

介紹完晚托服務,工作人員又主動向記者介紹機構推出的新項目。“這學期小學上課時間改到8點多,好多家長擔心送完孩子再去上班會遲到,我們就新開了早托服務,早上可以到家里去把孩子接過來吃早飯。實在來不及的話,在這兒刷牙洗臉都沒問題,這邊溫水什么的也都有。”工作人員稱,早托服務每次50元,執行統一價,如果需要打車過來,由家長支付車費,“我們原來沒有這項業務,后來家長提出說有需求,我們才特意增加的。從管理上來說,也跟著做了調整,之前晚托從下午才開始,現在一大早就要安排人過來,每天至少兩個老師,一個負責出去接孩子,一個要在這邊看孩子。”

在德勝置業大廈,一家托管機構同樣在門口的宣傳海報上加上了新增的早托服務。

“主要是早上7點10分到8點10分,您可以把孩子送到這邊,我們照看孩子吃完早飯,再給送到學校,拍照發給家長。”據工作人員介紹,按次的話,每次60元,按月的話,每月880元,早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在這邊訂餐。“早托之前僅限于內部,只是幫著送老板和朋友家的孩子上學,這學期到校時間調整以后,我們根據家長反饋的情況,開始正式提供早托服務。”

記者了解到,針對家長關心的上課時間調整問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此前曾表示,北京定位在8:20上課,但是并不是八點多才開校門,如果家長有特殊需求,需要把孩子早一點送到學校來,學校也是開門兒的,學校會安排好學生在早晨這個時間的早讀或者一些早鍛煉,但也要根據孩子年齡特點進行設計安排。

減負

周中的培訓班取消了

面對調整后的接送時間,不少家長也在重新安排孩子的課外班。

為了能更好掌握課內知識,多少給孩子留出點玩兒的時間,王冉思前想后最終取消了孩子的英語線上1對1課程,僅保留了一門數學。“英語入門了就靠日常積累,自己多聽多看也行。”

得知放學時間統一改為五點半。范琳也再一次將孩子的日程安排表拿出來,研究如何調整。與老師進行溝通后,她最終決定放棄部分調到周中的培訓班課,比如英語課。

“培訓機構的老師說,最早只能從晚上6點半開始上到8點,每周還得兩次。”范琳掐指一算,五點半才能接孩子,按照低年級先走高年級錯峰的規律,上四年級的女兒估計得5點50分左右才能出校門,如果她所在班級稍微拖拉點,就得6點左右才能往回走。雖然離家不遠,但步行也得十五六分鐘才能到家,時間實在緊張,連吃飯都來不及。

“反正孩子從小就有英語啟蒙,學習水平一直在前列,取消以后問題應該不大。”不過,每周兩次的數學網課和大語文課,范琳還是咬牙給孩子續課了,隨之而來的則是把之前安排在周末的編程課取消了。“因為學科類培訓班一般都有課后作業,就算老師不布置,我們也買了一些配套的習題冊。”作為當年的學霸,范琳總是認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必須通過做題才能鞏固下來。而平時的晚上已經沒有時間完成這些,只能甩到周末。“再加上編程課下學期就是C語言,孩子興趣不大,索性專注于校內知識吧。”

權衡再三,方玲玲在開學后把孩子的鋼琴課、舞蹈課和體能課全部取消了,因為這些課程大部分都是之前在附近的校外托管班里上的。如今放學時間晚了,不去托管班,這些課也就沒有再去的必要。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張鈺,則下定決心在本學期放棄所有的學科類課外班,“小學低年級這點兒知識,家長還是可以輔導的。實在不會講,還可以先看看網上的公開課,再跟孩子一起學。”

張鈺自己做了一個小規劃,這兩個月趁著天黑得還比較晚,接上孩子以后就先在戶外玩一個小時,給孩子放放風,然后回家吃飯。“收拾完也就得7點半左右了,再開始親子學習時間。我們一起讀讀書,復習一下當天的課程。”張鈺盤算著,7點半到8點半,差不多也就1個小時,“孩子就這么點自主學習時間,不能都交給網課。”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