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籠換鳥” 閑置低效用地“活”起來

2021-09-02 13:18:18    來源:河北新聞網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北省強化政策引導,圍繞“事前定標準,事中強監管,事后管達標”的思路,從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審批效率、提升用地效益、嚴格執法監管、保障服務管理等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提出一攬子措施,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騰籠換鳥”

閑置低效用地“活”起來

位于廊坊市永清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圓通北方總部基地,43條自動化分揀線日均處理量600萬件。

誰能想到,如此現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快遞基地,先前是一片閑置多年的廢舊廠房。2020年4月洽談、“5·18”經洽會簽約、10月8日投產運營,從項目簽約到一期投產僅用了140天,曾經“沉睡”的廠房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圓通北方總部基地的前身,是坐落在北京市順義區的3個物流廠區,車輛人員頻繁往來于倉庫之間,費時費力,運營成本較高。”圓通速遞華北管理區副總經理喻天介紹,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迫在眉睫,廠區搬遷成為必然選擇。2012年開始,他們就在北京周邊尋找新廠址,但因規劃管控、無土地指標等諸多原因,直到2020年3月也未能如愿。

當時的永清經濟技術開發區,歷經多年開發建設,規劃建設用地開發程度趨于飽和。特別是2011年落戶這里的某造紙裝備公司,由于市場萎縮、經營困難、效益低下,2015年廠房便閑置了下來。

加速“騰籠換鳥”,盤活閑置廠房,為高端優質項目騰出空間,成為永清縣的最優選項。

“騰籠換鳥”并非簡單的替換過程。前期的“騰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分類施策把低效土地資源騰出來。關鍵是“換鳥”,就是換上能讓土地產出高效能、高效率的新產業、新業態的“金絲雀”“金鳳凰”。

圓通擴大發展急需用地,造紙裝備公司效益低下廠房閑置,雙方具有深度合作的現實條件。

據介紹,加快圓通北方總部基地建設,當時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盤活原有閑置廠房、取得土地產權。經永清縣委、縣政府多次協調,雙方約定“先租后買”,圓通先以租賃形式使用原造紙裝備公司的閑置廠房,再依法通過招拍掛取得土地產權,既滿足了圓通北方總部的落戶需求,也最大程度節約了建設時間和經濟成本。

在河北,這樣的“鳳凰涅槃”項目還有很多。

土地是城市發展的基石,無論是加大項目建設力度,還是加快產業轉型步伐,都要做好、做活土地這篇文章。

近年來,河北省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框架體系初步形成,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原則,著眼土地粗放利用、土地資源投入產出效益低等問題,按照“嚴控總量、做優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質量”的思路,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利用方式轉變,使存量低效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完成批而未供土地盤活利用13.58萬畝、閑置土地處置盤活1.89萬畝,平均供地率達到86.97%,除規劃管控和司法查封外,全部按規定實現了有效盤活。

內部挖潛

增加土地含金量

走進位于唐山市灤南縣的蒙牛乳業(灤南)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整個工廠見不到一滴牛奶,從生產線上出來的已是成品。

近年來,乳制品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蒙牛乳業(灤南)有限責任公司打算建設二期工程擴大產能,投資3.5億元從公司東側征地建設廠房及附屬設施。

“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公司車間的生產設備可以移動,通過合理調整設備位置、在原有地上建筑增加空間,可以騰出新的空間。”灤南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了解企業需求后,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就合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提出了空間優化建議。

蒙牛乳業(灤南)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經理孫立國介紹,公司經過反復研究,采納了該空間優化建議,對現有土地資源內部挖潛、地上空間綜合開發利用,把原有日產乳制品865噸的18條低速生產線,全部更換為高速生產線。

“通過采取機器間距縮小、包裝車間平移500平方米、包裝車間內建二層結構等措施,相當于擴大生產車間500平方米,增加包裝車間面積2600平方米。”孫立國說,公司現在重新安裝高速生產線20條,日產量提高到1190噸,給后期又預留了2條高速生產線的位置,還可日增產240噸。

與傳統的二期擴建征地模式相比,蒙牛乳業(灤南)有限責任公司在原有土地使用面積未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內部挖潛、提升車間利用空間,不僅達到了擴建二期工程的效果,還比預算節省了2億元。

近年來,灤南縣創造性地推出了以空間增效益、盤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等多項措施和方法,顯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經濟效益、保護了生態環境,較好解決了土地供需矛盾,走出了一條節約集約用地的新路子。

截至去年年底,灤南縣12家企業(公司)在原址改建,不再征地進行擴建項目;8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土地管理委員會協調了確實需要的用地;7家企業充分利用了現有建設用地。經統計,灤南縣總共節約集約用地1000多畝。

珍惜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優化土地供給方式,推動節約集約用地,河北省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質量效率的意見》《關于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十條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嚴格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管控,落實“增存掛鉤”機制,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要素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土地利用質量和效益。

通過多年努力,全省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土地的含金量越來越足。“十三五”期間,全省建設用地地均GDP由1.45億元/平方公里提高到1.56億元/平方公里,單位GDP地耗從17.55平方米/萬元下降到9.87平方米/萬元。全省開發區工業用地固定資產投入強度和工業用地地均稅收穩步提升,分別由2016年的291.56萬元/畝和16.37萬元/畝提升到2020年的398.13萬元/畝和20.93萬元/畝。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