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合力 筑起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保護墻”

2021-09-02 14:37:35    來源:檢察日報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通知》指出,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手機、ipad不離身,課堂、飯桌隨時隨地吃雞打野、激烈交戰。近年來網絡游戲未成年人化趨勢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孩子陷入網游世界無法自拔。據《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62.5%的未成年網民經常在網上玩游戲,網絡沉迷、暴力色情內容侵蝕等衍生問題突出。在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面前,網游漸漸從一項休閑娛樂,變成成長的絆腳石。不僅影響未成年人身體健康,更耽誤其學習知識技能、建構價值觀與自我認同的寶貴時間。讓孩子擺脫網游沉迷勢在必行。

青少年網絡游戲沉迷是一個社會問題,防沉迷工作更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凝聚社會合力。首先必須確保“線上陣地”不失守。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每日22時至次日8時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而作為行政監管部門的國家新聞出版署此次再次發布通知,對網絡游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段時長作出更加嚴格的限定,將為防沉迷管理的落實,添磚加瓦。為保證《通知》落地落實,監管部門應加大企業防沉迷排查、處罰力度,對心存僥幸、敷衍應付的網游企業要嚴肅整頓。而作為防沉迷行動的第一堵墻,網游企業必須守土有責。要嚴格依照《通知》精神設置防沉迷系統,嚴格開展實名認證,對認證為未成年人的用戶,堅決執行時段時長控制和消費金額限制,不能讓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

同時,也要努力確保“線下陣地”安全。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是當下未成年人接入網絡的主要終端,管好手機,是防止網游沉迷的關鍵。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未成年學生沒有經過學校的允許,不能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而對于家長而言,必須要履行好自己的監護職責,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一方面自覺主動地為自己的智能終端產品安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主動開啟青少年模式等,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防止其變相使用成年人賬號打游戲,沉迷網絡。另一方面,應當合理引導、安排未成年人網絡使用行為。讓關心關愛替代指責打罵,讓促膝談心替代批評懲罰,引導孩子在線下學習生活中發現樂趣,重新找到自身價值。

只有全社會合力,“軟硬兼施”,才能共同筑起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保護墻”。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